中共治吏反腐连出改革新政 促进各地权力“进笼”
中新网11月17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部署政治和司法领域的改革,成为境外华文媒体关注的一大重点,评论认为,中共探索官邸制,通过明确福利边界杜绝官员住房腐败,或将成为未来反腐新抓手;加强纪委工作独立性,是治理预防腐败的关键措施;而利用制度限制权力的改革路径也颇为清晰。
治吏:探索官邸制 明确福利边界
配套制度监督措施需出台
决定提出,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严肃查处违反规定超标准享受待遇等问题,探索实行官邸制。香港文汇报17日报道称,官员利用手中权力违规建房、“以权谋房”成为当前内地官员腐败的新形式。
美国世界日报16日报道说,近年来,在中国老百姓的不满意因素中,腐败一直居高不下。其中又以“餐桌上的腐败”、“马路上的腐败”和“摆在大街上的腐败”(名下拥有多套房产)最让民众不满。中共提出探索官邸制,专家分析,这将是针对官员拥有多套住房的腐败问题推出的一记重拳。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指,为加强和改进对官员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当局决定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表明要探索实行“官邸制”,明定“六个不准”来严格规范官员的生活配置。
美国侨报报道表示,决定内容给出了一些“意外”,例如在治理腐败顽疾时,明确提出将探索实行“官邸制”,通过明确福利边界杜绝官员住房腐败,这或将成为中共未来反腐领域的新抓手。
香港文汇报17日报道称,专家普遍认为,“官邸制”应结合中国实情先从试点开始,比如从县级一把手带头推行成功后,再过渡到省市级一把手,用制度规定“官邸”仅限官员任期使用,卸任退还国家,进而形成“铁打的房子流水的官”。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对该报称,从政策实施角度上说,实施官邸制势必将有配套的制度和监督措施出台,即对官员本人及其亲属购房数量、面积等做出明确,并实施监督。同样,从技术层面上说,亦可通过基础调查摸底,将官员及其亲属的信息捆绑在一起联网起来,一旦购房,将可从系统内查到其拥有的套数,对官员及其亲属购房进行监督。
在汪玉凯看来,除了在官员任职期间内对其在市场上购房作出规范和约束外,如何保障官员任职期满后的生活亦是实施“官邸制”必须配套解决的问题。
汪玉凯强调,“官邸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重要职位官员购房特别是以权购房的行为有所约束,但不能解决所有出现的官员住房问题。
反腐:加强纪委独立性
防止干扰 更好发挥监督作用
决定指出,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香港大公报17日引述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的话说,这一规定整合了现有的反腐机制体制,对纪委权力进行上收,这将有力加强纪委工作的独立性。
汪玉凯说,这次不仅规定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还指出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这样一来,就可避免纪委受到同级党委的不当干扰,从而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汪玉凯认为,“纪委权力上收”配以“巡视全覆盖”,共同构成了决定中反腐规定的最大亮点,对于中国未来的反腐败格局将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香港中通社16日刊文称,在反腐领域,本次改革提出如何细化纪委和党委的双重领导制,特别强调纪委对办案的领导权,意在限制党委领导以不适当方式干预反腐,并改变对党委一把手监督过软的情况。
美国侨报援引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王占阳分析称,中国改革第二次高潮来临,其中明线以重笔墨画出经济体制改革,暗线则以其他领域改革凸显政治体制改革。
他认为,决定中提出的改革纪检体制,实质是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垂直领导,是治理预防腐败的关键措施。现在纪检改革将使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垂直领导,加强了腐败的监督力度,是要将权力关进笼子里的重要举措。
限权:司法改革超预期
保障公正 促地方权力“进笼”
香港中通社16日刊文称,在决定中,司法与反腐均是重点改革领域,利用制度限制权力的改革路径也颇为清晰。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对中通社表示,从习近平提出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来,通过制度化的措施限权便是中共追求的改革目标。此次改革亦有望起到促进各地权力“收笼”的作用。
报道说,三中全会出台的“限权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根据三中全会精神,未来中共将通过制度限权方式,避免权力走向失控。
报道说,此次改革在司法领域的最大亮点是使两院摆脱行政化、地方化束缚,目的在于加强司法机关对案件的最终决定权,摆脱地方行政干预。另一方面,在司法日趋独立于地方行政体系之后,随着司法机关从拥有劳教决定权的公安手中回收权力,地方公安的惩戒权力将被削弱。
台湾旺报17日评论说,制度改革之后,执行环境与执行者的素质如何同步改善,避免因人为的滥用、扭曲,让新法成效打折扣,甚至走上老路,仍旧是大陆法制化过程中最需解决的问题。
香港大公报17日刊文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司法体制改革堪称力度空前,大大超出外界预期。推进司法改革对新一轮全局改革至关重要。要保障经济改革顺利进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妥善化解利益格局调整和矛盾纠纷,都须倚赖公平、公正、完善的司法体系和法治体系,进行兜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