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军队能肩负应对国际非传统安全挑战?
当地时间2014年4月14日,澳大利亚国防军公布的照片,澳大利亚海军“海洋之盾”号搜救船上的水下自动潜航器被投入印度洋南部海域中,参加马航的搜救工作。
中新网4月15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5日刊发《国防中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文章称,国际上对MH370事件的反应,的确很好地说明了现代军队今天所承担的角色,已经变得更加广泛了。我们能够从三个方面来证明,我们有理由让军人担负起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的辅助性角色。
文章摘编如下:
国际上对MH370事件的反应,的确很好地说明了现代军队今天所承担的角色,已经变得更加广泛了。总的来说,26个国家的军队都在第一时间迅速投入失联客机的搜寻工作:首先是在南海,后来到安达曼海,现在是在遥远的南印度洋。大量船只、飞机、潜艇、地面雷达和卫星雷达,无论是载人的还是无人驾驶的,都一起部署到这个任务中来。
几个世纪以来,各国建立军队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但是今天,军队在应对同恐怖主义、毒品和人口贩卖、武器扩散、自然灾害、传染病以及网络安全有关的各种跨国安全挑战方面,日益扮演吃重的角色。诚然,对于很多国家,包括新加坡来说,国人都希望在发生这种挑战时,军队能够介入。
为什么会这样呢?军队可以肩负起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的角色吗?军队是适合应对这些威胁的正确机构吗?如果是,军队能够怎样提高他们,包括与民间机构合作在内的效率?军队承担这样的角色,有什么法律和政治方面的影响?是否应该确定一个限度,或者规定一些更加严格的参与规则?
这些都是重要的考量,因为各国军队日益频繁地参与非传统安全方面的挑战。我希望这个论坛能够对这一重要挑战提出一些见解。在最近的美国-亚细安(东盟)防长非正式会议上,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海军上将塞缪尔洛克利尔讲到,他曾经向太平洋司令部(PACOM)新上任的旗舰司令们指出,在他们的军人生涯中,并非所有人都会参加正式的战事,但几乎所有人都会参加一次维和及人道主义救援和减灾(HADR)行动。的确,事实已经证明了他的论断的正确。
全球70%的自然灾害发生在亚太地区。科学家相信,今后的极端气候情况如果不会增加,也必然会继续保持目前的样子。在一个日益互联的世界里,我们的军队也将会被要求执行更多任务,来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有些人可能会问,军队的角色是否不再局限于专门或主要集中在保护国家领土的完整。毕竟,这些辅助性的角色消耗公共资源,并且会伤害到我们的军人。我相信,我们能够从三个方面来证明,我们有理由让军人担负起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的辅助性角色。
首先,自然灾害的规模及其所造成的跨国威胁,一般跨越好几个国家,即使只是在一个国家的范围之内,也会让这个国家穷于应付。没有一个受影响的国家,拥有足够的资源单独应对这种威胁;而且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用它自身的资源为这类紧急事件作准备,从经济上讲也是不可持续的。
仅仅在过去两年里,自然灾害就让全世界付出了3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3万条人命,对各国的稳定和发展构成了很大的挑战。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让包括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和马尔代夫在内的14个国家,失去了23万多条生命,还有多达500万人失去了他们的家园,或者无法获得食物和饮用水。去年的台风海燕,对菲律宾、越南,甚至中国南部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军队往往是唯一能够及时响应的组织,并且经常需要国际社会和地区各国的军队,立即在灾后提供协助。
第二,区域各国及它们的军队,能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或者在一起帮助另一个国家的过程中,建立起互信。我曾经提到,通过在目前的MH370搜寻努力中一起合作,对军队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尽管在部分搜寻地区仍然存在领土纠纷,区域各国的军队和国际社会仍然能够把争议搁置一旁,一起合作。
通过这些重要的互动,我们的军队能够帮助保护全球共同的利益,提升相互间的合作并且建立共识。这些建立互信的措施,能够降低即使是在诸如领土纠纷等传统挑战方面出现误判的风险。
第三,今天的安全威胁不再能够简单地归结为传统和非传统威胁,也无法清楚地区分是属于民事还是军事的范畴。我们大家都还记得九一一事件,商用客机被用来攻击美国曼哈顿的双子塔。在2008年的孟买恐怖袭击中,几个持枪匪徒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他们只好召集军队前往协助警察。任何在空中、陆地或海上的民用装备,一旦带上炸药,都可以是一种军事威胁。(黄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