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法华媒展望2015:中国经济转型需“趁热打铁”

2015年01月04日 13: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视频:中国经济年会在京召开:聚焦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新网1月4日电 走过冷暖自知的2014年,世界又将何去何从,成为近期舆论的焦点。法国《欧洲时报》日前刊发评论称,对经济趋势的研判是不可绕开的话题,而中国经济又因为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不容小觑,成了外界关注的重中之重。分析指,2015年,中国经济承载的压力可能更大,但只要坚持创新和改革,在2014年运行实践上“趁热打铁”,其成功转型必能迈出坚实一步。

  文章摘编如下:

  2014年的世界经济被普遍认为是“低迷有余而复苏不足”,相较于更加糟糕的世界经济,中国经济运行虽有诸多压力,但其带动作用仍然被凸显。有数据称,2014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接近30%。这种支撑能否在2015年得到延续,无疑是外界最想知道的,尤其欧洲各国对欧洲经济的发展本就持有不同主张。

  加之2015年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国又将进行大选,可能进一步加重经济政策的分歧。这种情况下,若能提前对包括中国经济在内的外部经济环境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无疑有助于欧洲经济走出当前的摇摆不定。

  目前来看,2015年的中国经济,最大的不变应该是继续推进结构调整、争取经济转型,这一点无论是从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从习近平日前发表的新年贺词,都可以清晰观察到。外界“经济转型风险过大,中国可能调整政策方向”的判断应该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一旦重回旧有经济模式,中国经济承受的损失会更大。

  经济转型的核心是逐渐摆脱对数量的追求、对速度的崇拜,实现对质量的提升、对效率的重视,其过程也非一两年而能够实现。如此看来,2015年中国经济最大的表现可能是增速继续放缓。那么,问题也来了: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已经引发较大担忧,2015年继续这种态势,后果是不是不堪设想呢?

  实际上,这种忧虑也是缺乏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了解。中国经济改革向来是渐进式,有比较明确的底线思维,这几年来一直追求稳增长与调结构的总体平衡。有这样的“指导思想”,2015年中国仍会追求不低于7%增长基础上的经济转型,并会据此在政策上做一些灵活调整、释放一定操作空间。

  有了上述两点,关于2015年中国经济的第三个判断就顺其自然了:决策者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又会采取何种路径,去解决经济转型中可能出现的比2014年更加复杂的情况。答案其实也早已给出,那就是屡次被提及的创新驱动和深化改革。这其中可能出现的一个亮点是,2015年中国经济将加大中国企业在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方面的创新与改革。

  这轮中国经济转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全球化这个大背景,只有中国企业能真正成为全球化运营的企业,中国经济才能在整体上提高承受和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能力。

  当然,2015年的中国经济也有需要警惕的关键点。第一个就是中国经济在实现转型中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虚拟化考验,处理不好极有可能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中国经济运行实际以及社会文化现状都决定了中国不太可能承受过大的经济虚拟化,比如中国企业从资产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化的经验严重不足、中国民间的财富文化中投机心理过重等。

  第二个则是,中国的经济改革需要加快对民生领域的关照,此轮经济结构调整,强调政府投资逐步减少,社会资本陆续进入,但如果关照民生不够,会导致公共产品价格上涨,民众生活成本高企,进而带来投资回报较低、消费拉动有限等经济问题。

  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中国本身,都需要一个健康的中国经济。2015年,中国经济承载的压力可能更大,但只要坚持创新和改革,在2014年运行实践上“趁热打铁”,其成功转型必能迈出坚实一步。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