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人质事件”对日本外交的影响
视频:日本民众聚集首相官邸 静默哀悼遇难人质 来源:深圳高清
中新网2月5日电 2月1日,日本人质后藤健二被“伊斯兰国”斩首,持续多日的日本人质事件,终以两名人质遭杀害收官。香港《大公报》5日评论指出,这次事件不仅震惊了日本国民,也将对未来的日本外交产生影响。
文章摘编如下:
新年伊始,安倍就搞中东外交,从埃及起步,途经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和黎巴嫩,最终以土耳其结束中东行程。所到之处,一手高举“反恐”旗帜,一手紧抓“经贸合作”的旗帜,两手都很硬。但除金元外交和追随美国的一贯做法之外并无新意。
人质事件发生后,日本外务副大臣中山泰秀也在中东活动,希望通过向约旦借“牌”,解救人质生还。当“伊斯兰国”杀害第一名人质汤川之后,日本请求约旦释放在押女囚赛义达•里沙维交换后藤的条件。而这与约旦要求以里沙维换约旦被俘飞行员卡萨斯贝完全冲突。尽管此间有媒体透出了“2+2”的交换方案,但从结局看这也只是一厢情愿。
危机事件说明,安倍推行的所谓“积极和平主义”和“俯瞰地球仪外交”并无硕果。乌克兰危机,安倍采取跟风美国,配合制裁俄罗斯,使刚刚有好转迹象的日俄关系重陷尴尬境地。如今的人质危机结局再度证明,日本在中东问题上完全没有自己独立的外交筹码。
两名人质遭斩首之后,日本媒体一改过去一致支持政府的语气,矛头统统指向安倍内阁。它们认为,是政府为打击“伊斯兰国”恐怖分子提供2亿美元援助的表态,刺激极端组织将两名人质实施了斩首,对日本政府的营救行动也表示不满。大批民众在首相官邸前聚集,他们除了谴责“伊斯兰国”残忍的行径,也批评安倍将国民生命置于危险中,还有人批评日本的外交政策,呼吁民众对安倍说“不”,甚至提出安倍下台的要求。
另外,由于在“伊斯兰国”公布的录像中,极端分子明确表示说,“伊斯兰国”之所以要喝日本人的血,正是由于安倍“鲁莽地加入到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争中”。并威胁说,“这把刀不仅要杀了后藤,今后你们的国民无论在哪儿都会被杀。日本的噩梦从此开始”。这样的威胁引发日本民众的一片惊恐。
目前,日本国内在对人质被害深表愤怒的同时,民众对今后可能遭遇恐怖袭击的不安情绪也在蔓延。日本《产经新闻》和《富士新闻》网站2月1日进行联合的民调显示,民众对近期可能发生激进组织恐袭行动感到不安的人高达52.5%。日本民众对未来的不安短期内难以沖淡。
本来安倍计划于2015年为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创建法律依据。也就是说,解禁集体自卫权之后,一旦发生冲突,能与美国并肩作战,即使日本没有受到直接攻击。
人质被害事件后,安倍更加坚定了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决心,公开拒绝一些议员关于“跟美军走得太近让日本人面临风险”的质疑,再次强调“积极和平主义”外交安保政策。几次表示要进一步为行使集体自卫权松绑,称在盟国发动先发制人的“先行攻击”而引发冲突的情况下,只要满足行使武力的三大条件,就不排除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可能。
所谓三大条件是去年日本内阁决议解禁自卫权的前提:发生针对日本及关系亲密的他国的武力攻击,日本的存亡受到威胁,国民的生命和自由等有被彻底剥夺的明显危险时等。安倍声称,“营救日本人时,让自卫队发挥其能力去应对是国家的责任”。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亚洲、欧美国家都将回顾二战历史,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将一如既往地引人关注。尽管安倍试图借助人质事件加速推进修宪进程,势必面临来自内外的重重压力。因此,2015可能成为安倍外交的艰难之年。(姜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