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苗栗县敲响台湾“地方财困”警钟
视频:台湾苗栗县府穷到发不出薪水 前后任县长隔空互呛 来源:东南卫视
中新网7月15日电 香港大公报15日刊文称,最近台湾“地方财政”问题引起各方关注,而导火线则是苗栗县政府无力支付7月份的公务员薪资。据统计,苗栗县已负债648亿(新台币,下同),但每个月公职人员薪资及退休金、抚恤金等须固定支出12亿元,今年以来公务员发薪日期已是“节节后退”,这个月更是到了“无米下锅”的地步。苗栗县财困敲响了台湾“地方财政”不佳的警钟。
文章摘编如下:
苗栗县长迫于无奈,在上周台风天也北上向台湾“行政院”求助。“行政院”方面虽表示“先介入再协助”,但协助原则是“不可能给新的钱”。因为苗栗县陷入财困只是冰山一角,据说云林县到了10月也发不出薪水,至于其他部分县市也是岌岌可危。“行政院”倘若开了向苗栗“注水”的先例,其他县市必要求同等待遇,届时不仅“地方财政”陷于危机,台当局也会被拖下水。
这几天岛内舆论都在讨论苗栗县财政窘困的原因,多是批评前任县长“大花洒”,大搞“形象工程”、“形象活动”,却未能积极开拓财源,以致入不敷出、债台高筑。这些分析不无道理,但这绝非苗栗一地之现象。有台媒统计,全台22个县市,一半都有严重的财政危机。而且“地方财困”问题也并非始之今日,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就已出现,在2000年后尤为恶化。
各县市政府债务在2000年达80亿元,2005年底已达231亿元。如今单是一个苗栗的债务就超过600亿,岛内“地方政府”的财政可谓到了“病入膏肓”的境地。
台湾县市债务庞大,固然与制度有关:台当局掌握大部分的税收收入,地方多依赖当局补助;军、公、教人事支出改由地方负责后,也加重了当地政府的人事经费负担。然而,“地方政府”为迎合选民喜好,大开“选举支票”,地方福利满天飞,使得县市债务“淹脚目”。
尤其“地方政府”花的钱,并没有花在“创造未来更高收入”的投资上。有财经学者指出,县市政府若举债来造桥铺路,后代子孙可享用这些基础设施,因此这些负债是“好债”。但县市政府举债往往是付给少数人当福利,举办跨年晚会、博览会、放烟火,无法让后代子孙享受到实质利益,这些负债都是“坏债”。
然而,选民对于“地方政府”大洒金钱颇为受落,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种“慷慨”之举会让财政进一步恶化。高雄市负债逾2000亿,居全台地方之首,但高雄市长陈菊的声望也如高雄市的债务一样“居高不下”。这也让不少地方首长对债台高筑不以为然。
苗栗县财困敲响了台湾“地方财政”不佳的警钟。倘若岛内各地首长未能引以为鉴,只一味迎合选民要求,不敢向“民粹主义”说不,第二、第三个“苗栗县”将会陆续出现。(朱穗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