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时报:台湾经济创新 不能缺大陆活水

2015年10月13日 12: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10月13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13日文章称,就台湾目前整体发展来说,经济成长当然不是唯一目标,但少了经济成长的支撑,分配问题就成为一场零和游戏。在零和游戏中,强势群体的多得,很容易造成弱势群体被剥夺的感受,这些年来台湾年轻人和中下层民众的不满,不是没有道理的。可是,倘使台刻意忽视或排斥与大陆做联结,许多努力将是事倍功半,乃至于徒劳无功。

  文章摘编如下:

  经济要成长,最踏实的作法就是促进产业升级与发展。历来的执政当局不是不晓得这个道理,促进产业升级或转型的口号已经喊了许多年,配合“知识经济”概念的兴起,说法上也推陈出新,什么“亚洲创新中心”和“绿色硅岛”等等,不一而足。同时,拿美国的硅谷作榜样,不断派考察团去参访,乃至于长期派驻人员,希望吸收硅谷新知,结合硅谷资源。可是,成效如何呢?

  台湾并不是没有善用硅谷资源而成功的经验,新竹科学园区的成长,就是结合了硅谷人才、资金和技术的结果。这个曾经闪闪发光,引起世界瞩目,到现在还被海峡对岸视为典范的案例,为什么近年来却出现了升级的瓶颈,有转型不过来的无力感?

  因为,同样的模式被对岸模仿学习之后,大陆以更大的市场和更强的政府力道,对硅谷乃至于全世界的人才形成了吸引力,各种资源越来越往大陆倾斜,台湾则相对被边缘化了。

  经济要成长,最踏实的作法就是促进产业升级与发展。台经济部门公布8月外销订单年减8.3%,是2009年以来最大减幅。(中时资料图)

  有关高科技人才流动的研究发现,自从邓小平南巡确定了大陆继续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之后,一个以华人为主,原先联结了竹科和硅谷的高科技社群网络,开始延伸触角到上海张江,然后扩及北京中关村,再到深圳等城市。

  李登辉的“戒急用忍”和陈水扁的“积极管理”,使得这个社群网在不断扩增的同时,联结台湾的密度却在降低,走向大陆的流量则急速增长。这种现象,相当程度解释了竹科(台湾新竹科学园区)的欲振乏力,以及对岸的红红火火。

  创新,需要在制度、资金、技术和人才之间,形成良好的生态系,其中,最关键的是制度。但是,台湾在制度设计上一直存在一个盲点,就是把大陆的资源视为敌对元素,总是筑起壁垒,横加阻挠。以硅谷为例,两岸之间生产要素流通不顺畅的结果,许多人才和资金就是不来台湾,直接在硅谷和大陆之间串联。再有活力的竹科,面对这种情况,只有叹气的份。

  马英九说,为因应经济不景气,要加速推动“创新趋动”的新经济模式;蔡英文在前些日子提出“亚洲硅谷”的政见,要把桃园打造成台湾的创新基地。立意都很好,问题是,怎么做才能让台湾拥有更丰沛的创新能量?

  台湾当然要用全球的视野来经营创新的未来,可是,刻意忽视或排斥与大陆做联结,许多努力将是事倍功半,乃至于徒劳无功。如何务实地处理两岸关系,化威胁为机会,明年,不管谁胜选,都是必修功课。(庞建国)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