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4日电 最新一期香港《亚洲周刊》在“笔锋”栏目载文指出,近来能源及国际原物料价格大跌,乃是中国扩大建设、缓和就业压力,为经济好转做准备的最好时机。政府应在产业升级、手工业精致化及创意产业上做规划,在沿海油气钻探上绝不能懈怠。
文章摘录如下:
全球形势由次贷风暴而金融危机,再进一步恶化成金融海啸,它的苦果已由虚拟经济面逐步涌向实体经济面,而掉入所谓的“下坠漩涡”。欧日的衰退早已出现,第三季起美国也跟着衰退。由于韩国和阿根廷相继经济失稳,新兴经济体是否会出现新一波危机的引爆点,已成了人们共同的忧虑。
面对全球衰退及紧缩,甚至可能演变为持久的萧条,中国自然成了全球关注焦点。最近外国媒体称中国为“全球都瞎里唯一的独眼龙”,无论这种话是褒是贬,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始终保持较大的自主性与警觉性,因而暴露在全球金融陷阱的风险相对较低。尽管中国也有中信泰富等十余家国营公司涉及国际金融衍生性商品而损失逾千亿人民币,但因中国的金融板块较大,受损幅度还不足以致命。加以中国外汇存底庞大,无论美欧都希望借助用以稳定金融;此外则是中国经济规模极大,过去多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成长的贡献比例高达三分之一。在这个全球衰退甚至可能转萧条之际,若中国操持得当,未尝不能在阻挡衰退上扮演重要角色。近月来,全球各种峰会不断,都希望力邀中国参加;最近的亚欧峰会由于时值非常而出席者踊跃,都是中国重要性的证明。
当今全球经济动荡未已,中国由于保有较安全的距离,曝险程度较低,尚不致像俄国、东欧、印度、阿根廷、巴西等一样沦为重灾区。加以中国国民的经济意识保守,普遍不会从事超过本身负荷能力的投资及投机活动,因而中国银行体系内贷款只占存款额的百分之六十五,其中房贷只占百分之七。中国的家庭负债也只占国内生产毛额的百分之十三,而公营部门的负债则占生产毛额的百分之十六。在西方高杠杆高风险的观点下,中国对金融资产的运用简直保守得太不合效益。但也正因此,中国才没有被拖进金融陷阱里一起沉沦,这确是中国的大幸。
但尽管金融形势相对稳定,我们却也不容否定中国亦受到冲击。在实体经济上,由于全球需求减退,中国出口受到拖累而成长减缓,第三季成长仅百分之九即是证明。此外,中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为各国之冠,一旦成长减缓,就难免出现失业大军,这个问题目前其实已出现。再次,则是中国内部同样出现股市及房市的崩塌,新兴中产阶级购屋,面临房价大跌的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其实一点也不容掉以轻心。面对全球需求减少,中国必须为企业开创新的机会。开发内陆,特别是西部,已成了国家区域均衡的政策选项;借着配套的措施来稳定及发展农村,使农村扮演调节人口压力的缓冲区,也至为必要。此外,扩大国家公共建设,特别是农村产业运输系统的建设,目前也到了一个好时机。近几个月来,能源及国际原物料价格大跌,铁钢铝及水泥的跌幅甚至高达七成,这乃是中国扩大建设、缓和就业压力,并为经济情势好转时再度弹跳做出准备的最好时机。而对由于房价下跌而身陷困境的自用购屋者,政府应有诸如房贷期限展延,或与银行蹉商减息之类的措施。面对低技术制造业的难以为继,政府也应仿效先进国家,在产业升级、手工业精致化,以及创意产业上做出成套规划。此外,中国在沿海油气的钻探上不能有任何懈怠。全球动荡,中国实体经济受到拖累,但这也给了中国政府整编及提升经济、从事区域及城乡均衡发展,以及设定未来方向的契机。由于中国仍有生产毛额百分之二的预算盈余,政府筹码尚多,许多事都可推动。
对外方面,美英放任式的金融秩序已对全球造成巨大灾难,这也意谓着如何为全球金融及经济秩序设定新的选项,已成了中国可以并且应该着力之处。最近中日韩及东协(东盟、亚细安)设立八百亿美元亚洲稳定基金;中国加入美洲开发银行,这都只能算是开始。如何协同欧日俄、亚洲及拉美等国在新秩序上提出更有利全球的主张,或许才是更重要的方向。
当今全球经济和金融秩序破绽重重,美国以债养债,使其内部持续的消费大于生产,因而泡沫不断,股市、房市、债务商品,甚至美元本身都是泡沫;而这些又借着“华盛顿共识”的资金自由流动而将全球都包裹进了泡沫中。这乃是全球金融动荡的关键。当今美欧纾困降息不断而始终无法生效,即在于它完全未从新秩序的角度来思考,而只是企图挽救旧秩序,那当然不可能让人产生信心。而创造新秩序,终究必须在将来规范资金流动、规范各国赤字及负债,以及在货币协商等方面着手,而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各国皆将贸易顺差投入美国债市。如何重建新秩序,这个问题仍有待努力!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