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8日电 澳门《新华澳报》日前刊文认为,将金门和厦门的“八二三炮战”遗址等捆绑起来,以“厦金和平公园”名义,由大陆方面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倘能成功,就能彰显中国人民为争取区域和平所取得成就的力量象征,也有利于遏止“文化台独”。
文章摘编如下:
在第三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会上,金门县长李沃士提出了为闽南文化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构想。他说,厦门、漳州、泉州、金门同为闽南重镇,两岸共同合作连手为闽南文化申遗,两岸将实现双赢。
金门文化、宗族团体也认为泉州作为金门的“母乡”,在方言腔调、常民生活、风俗习惯、建筑聚落与价值观都广泛影响金门,两岸若采取文化区域概念携手合作,确实是可行的方向。据悉,金门县府已由县文化局就合作事宜拟定具体构想,将在呈报台当局核备后,指定专门小组与大陆方面文化局接洽。
李沃士在这里使用了笼统的“申请世界遗产”一词,但却是语焉不详,究竟是甚么样的遗产?按照他所列举的内容来看,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倘按此途径能成功申遗的机会不是没有,但在全球激烈竞争之下,在中华文化领域中确是具有独特色彩的闽南文化,在全世界五彩缤纷的各色民族语言和文化面前,却又显得不具优势。
因为其一使用闽南语言的人很多,估计有几千万人;其二是闽南文化并没有濒于消亡,而是随着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阶段之后,促使闽南文化更为活跃发达,连大陆的一些官员在面对台湾来客讲话时,也是首先来个闽南语“大家好”。这与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条件之一——濒于消亡和很少人使用,似是有颇大距离。
倘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则似乎是文不对头。因为“世界文化遗产”是物质性的、有形的对象,如遗址、建筑物等。至于李沃士所列举的方言腔调、常民生活、风俗习惯、语言、戏曲等,都是属于非物质性的。
不过,无论如何,李沃土提出了由两岸携手以厦门、漳州、泉州、金门的文化特色联合申遗的设想,折射出李沃士及金门同胞对于故土(包括其出生、生活的金门和其祖居地漳泉二州)的深挚眷爱。既然如此,也既然金门县政府和民众对申请世遗那么迫切,就不如改个题目,将厦门、金门两岛“八二三炮战”的遗迹,以“厦金和平公园”的主题进行申遗。由于“和平”概念迎合身为西方人的评委的心理状态,应是较为容易成功的。
厦门和金门对望,曾是国共双方距离最短的前线阵地,在两岸敌对期间曾经炮火连绵。但在现今,被喻为“世界最长酒店”的国际会展酒店,广迎世界各地嘉宾,台湾同胞更是酒店的主要客人。连续两届的“海峡论坛”和连续三届的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会,就是在此举行。
每年春节和中秋节晚上,厦门和金门隔海绽放的焰火,取代了当年的炮火。宽敞美丽的环岛路,贯穿了昔日炮火连天的厦门岛东部。现在,昔日的战争遗址已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在金门岛上,同样也有许多战争遗址。
犹为有意义的是,将金门岛在战争对峙与冷战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历史、军事空间、战地景观、战地工事、战事纪念物,和对岸厦门的炮战遗址等捆绑起来,以“厦金和平公园”的名义,向联合国教科文中心世界遗产委员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倘能成功,也是彰显了中国人民为争取区域和平所取得成就的力量象征,对于保护世界和平及区域稳定具有高度的政治意义。
这是化剑为犁的生动典例,除了是具有“文化遗产”的本身意义之外,还具有“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及“和平发展”的政治主题,符合老外评委们的思路习惯。而由中央政府出面申报“世界遗产”,成功机会较高。
倘能成功,就不但可满足到台湾民众“参与国际事务”的意愿,而且也将在台湾民众的心中产生“台湾是中国一部份”、“台湾走向世界只有由中国大陆出面才可成功”的意识,有利于遏止“文化台独”。
参与互动(0) | 【编辑:官志雄】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