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着小雪的工作日,月薪几十万美元的白人男士为自己的邻居、拿着政府“低保”的华人老太太拉开大门,并微笑着点头说“Hi”。他们共同住在曼哈顿这幢公寓楼里,也许房间的大小格局一模一样,只不过,华人老太太申请的是美国的廉租房——租金管制楼。
这就是2010年公寓均价84万美元/套的曼哈顿,这就是不同族裔、不同阶层混居的美国廉租房,这就是“魔都”的始祖——纽约! 2011年初春,上海新一轮廉租房政策启动之际,让我们到大洋彼岸,看看同为国际大都市的纽约,如何解决廉租房的问题;生活在纽约的华裔家庭,如何安居?
漫长的申请:
房子等了8年,车位等了10年
“为了住上现在这套政府提供的房子,我们全家整整等了8年。”在纽约生活了近20年的郭先生带着记者参观这套位于曼哈顿市区、大约7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公寓,厨房、厕所一应俱全,还有几个壁橱,非常方便。
今年81岁的郭先生曾是上海一名中学教师,退休后和太太移民到美国。如今,他和妻子、儿子、媳妇及两个孙女住在曼哈顿的政府廉租房里。两房一厅,每月的房租大约1000美元。“在曼哈顿下中城,能住在这么便宜的廉租房里,实在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郭心满意足地说。
20年前郭先生刚来美国时,听说可以向曼哈顿这个社区的管理机构申请租房,就递了申请。管理公司的办事员问他有几口人,郭回答:“就老两口。儿子媳妇正在申请移民。”办事员说,“那把他们的名字加上去,申请两房一厅。”
5年工资单、交税记录、低收入证明……全英文的一大堆申请材料把老两口绕了个云里雾里,好不容易向纽约市房屋局提交了文件,申请后还需要通过抽签方式决定。“快的几个月就会收到面谈通知,不知为什么,我们等到第六年,管理处才来通知面试。”面试之后,办事员还要到申请人现在住处了解情况。郭先生又填写几份委托书,委托核审部门去银行等单位发函核实情况。前后大约还要两个月。
好不容易熬到了挑房子的日子,郭先生看中了一套,但回复说已经被排在前面的人挑走了。第二年,又让他来挑房。这回,他们如愿拿到这套公寓。
10年来,每年的税单、工资单、银行记录都要复印给管理处,还要将收入情况向市、联邦政府上报,以便向政府要租金余款补贴。如果收入有变化,租金也随之浮动。但郭家对此其乐融融:“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停车难,我从搬进来就申请车位,到今天还没有一点消息。”
混居曼哈顿:
同房不同租,华人老太便宜5倍
沈先生同样住在纽约曼哈顿上西城的一栋大楼里。“同一部电梯下来,一个是华尔街年薪30万美元的西装毕挺的白人男士,一个是在唐人街衣厂剪线头的华人老太太。白人男士居住约75平方米的二房一厅,租金是每个月2650美元;而唐人街衣厂华人老太太在相同的单元居住,每个月只要付480美元租金。差额部分由政府补贴给建筑商。”沈先生这样介绍自己租住的这栋大楼。
如此贫富混居、不同族裔混居的背后是一段故事。上世纪90年代初,纽约一个开发商从市政府获得土地。在规划设计时,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HUD)要求开发商拨出20%单元,给中、低收入家庭居住。
1995年,一幢35层高、500个单元,一幢19层高、200个单元的两幢大楼落成了。这时,开发商动脑筋,要把19层200个单元那幢单独提供给政府,照顾穷人居往。纽约市政府一口拒绝。开发商不得不按照政府的要求,在两幢楼中各划出20%出来,让政府补贴穷人居往。
“我很欣赏纽约市政府这样的政策,把穷人和富人安置在一栋楼里,使贫穷的市民也能够住在曼哈顿这样的闹市,避免一个社区贫富绝对分离。”沈先生说,“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融入在纽约市的不同地段、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中,这或许是真正解决社会和谐问题的办法吧?”
2010年12月28日,纽约市长彭博签署《421-A修改法案》,这将在10年内为纽约带来两万套新建平价房屋。彭博说:“这使得税收优惠成为促进平价房屋兴建的手段,是帮助纽约市完成在2013年前兴建和保存16.5万套平价房屋既定目标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