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驻日使领馆撤离重灾区2000余侨胞 多辆大巴再行动

2011年03月16日 10: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当地时间3月15日22时至16日1时,由福岛、郡山、仙台等地震重灾区撤离的1200余名中国同胞陆续抵达新潟市,中国驻新潟总领事馆将受灾同胞安置在新潟产业振兴中心等地临时休息,并为他们准备了毛毯、食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中新网记者 王红纲 唐伟杰  


 

视频:首批日本仙台中国公民撤往新潟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6日电 综合报道,目前因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严重性和不确定性,中国驻日本使领馆正全力撤离处于重灾区四县的约有3.3万名中国公民。据中国驻日使馆参赞邓伟16日上午向中新网透露,截至目前,使领馆从重灾区共接回2000余名中国公民,目前分别安排在成田和新潟。使领馆今日又已派出34辆大巴赴重灾区实施撤离行动。另外,截至16日8时25分,中国驻日使馆网站已经公布了75批在日中国公民平安信息,确认11561名在日中国公民平安。

  34辆大巴再赴重灾区撤离中国公民

  中新网今日上午电话连线中国驻日使馆参赞邓伟,他表示,截至目前,使领馆从重灾区共接回2000余名中国公民,目前分别安排在成田和新潟。使领馆目前又派出34辆大巴赴重灾区实施撤离行动。

  另据中新网16日上午连线前方特派记者唐伟杰的最新消息,使领馆将派多辆大巴车赴宫城、福岛、茨城等重灾区撤离中国公民,但是自15日夜开始,当地降起了大雪,对交通造成了很大影响。唐伟杰表示,已于15日夜间从地震重灾区撤离到新潟市的中国公民,目前情绪稳定,并纷纷对中国政府的援助行动表示感谢。许多中国公民在避难过程中,随身携带的护照等证件不全,中国驻日使领馆正在全力协助这些中国公民。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当地时间15日夜开始,强冷空气袭击日本地震灾区,大部分地区降起了大雪。岩手县今日清晨的最低气温为零度,仙台最低气温为零度。中国救援队所在的岩手县大船渡市的积雪有2厘米厚。

  大使馆取消仙台国际饭店集结点

  另据日本中文导报网消息,15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开始本着自愿原则紧急撤离在日本地震重灾区的中国公民,并公布了3县8个撤离集结点。当晚9时许,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撤消了一个集结点,并于早前公布了2个集结点的预计发车时间。同时发布了重灾区中国公民安全转移须知。

  15日晚9时许,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取消了仙台国际饭店(仙台市青葉区中央4-6-1)集结点,通知此处公民前往仙台市役所前集结地。根据大使馆最新公告,宫城县石卷市红十字医院集结点预计于16日13时发车,而福岛县福岛市车站西出口集结点预计于16日12时发车。届时大使馆将帮助当地中国公民安全转移至东京成田机场和新潟机场。

  首批等待撤离中国公民抵达成田机场

  来自日本地震灾区的400多名中国公民15日晚陆续抵达东京成田国际机场,准备第二天搭乘合适航班回国。新华社记者15日晚赶到成田机场航站楼时,刚好有一批从茨城县过来的中国公民正在登记身份等个人资料。中国驻日大使馆人员林少骏说,他们主要是来自茨城县筑波市的中国留学生,分乘使馆安排的两辆大巴抵达机场。

  首批抵达成田机场的中国公民中有不少妇孺。来自茨城县的马女士已有4个月身孕,她告诉记者,当天早些时候,有朋友通知她,驻日大使馆已发布有序撤离地震重灾区中国公民的公告,她赶紧简单收拾行囊赶了过来。

  记者在现场看到,等待撤离人员自发用行李车围起一块空地,人虽多,但秩序井然。来自东京工业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的数名留学生志愿者忙着登记人名,分发面包饮料。林少骏说,届时将根据名单,优先撤离老人、妇女和儿童。

  重灾区中国公民安全转移须知

  据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网站消息,鉴于日本发生严重地震灾害,以及当前核电站事故的严重性和不确定性,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及中国驻新潟总领馆已派大巴车辆赴岩手、宫城、福岛、茨城等重灾区,帮助当地中国公民分别安全转移至东京成田机场和新潟机场。有关注意事项如下:

  一、此次撤离旨在首先将身处重灾区的中国公民转移至相对安全区域。在此基础上,本着自愿原则,为提出离境的中国公民提供必要协助。返日签证等问题,建议离境前先行咨询日有关部门办理。

  二、撤离本着服务和保障中国公民(含港澳台同胞)安全转移的原则,持有效证件的中国公民优先,儿童(16岁以下,可随行1名女性直系监护人)、老人及妇女优先登车,随后安排其他人员。具体请听从使领馆工作人员现场引导。

  三、使馆及新潟总领馆已派出数十辆大巴车前往灾区转移受困同胞,请大家保持秩序,相互礼让,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良好形象,主动配合转移工作的顺利进行。(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海波】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