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地震预报理论上可实现 澳华裔专家解说日本地震

2011年03月21日 09: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3月21日电 据澳洲新快网报道,日本发生9.0级地震后,灾害的破坏性和严重性震惊世界,也再次引起人们对地震预报的高度关注。几次连续的大地震,特别是这次发生在日本的3.11大地震震惊了世界,各种“预言”、流言也在全球范围内四处流传。澳洲是否安全?如何正确认知最近一段时期世界频发的地震?地震是否可以预报?为帮助读者解开这些目前人们心里最想知道的答案,记者专访华裔地震专家葛林林,他以其多年研究积累的专业知识对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西澳南澳会有小地震

  除了日本之外,澳洲亲密的邻国新西兰2月下旬遭遇6.4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民生命财产和重大的经济损失;澳洲如此靠近新西兰,究竟是否安全,会否发生有很大破坏性的地震?3月16日,昆州外海也发生了4.0级地震,会不会有更大的地震?会不会有海啸?

  葛林林说,用地震界的专业术语来解释,地震就是释放应力(Stress)。如果小地震释放的应力不太够,就会有大地震发生来释放应力。澳洲不会发生大的地震,不太会发生有很大破坏性的地震,因为澳洲并非处于环太平洋多震带,板块结构比较稳定,其应力(Stress)聚集起来比较慢,而且地震也不会大。

  他认为发生小的地震的地点会是在西澳和南澳的部分地区。地震发生,释放应力后需要一定时间积累才会发生下一次地震。

  全球地震八成在环太平洋多震带

  地震一旦发生就有一个活断层,葛林林说,一旦地震发生后就会有一定的重复周期,也就是说地震会重复性发生。

  地震在时间和空间上通常存在“集群效应”,也就是说,地震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较为密集地出现在某一特定区域。对于生活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国家来说,2010开年两月内即有两次大的强震:加勒比海之滨的海地发生7.3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几乎被夷为平地。仅仅一个月之后的2月27日,距海地千里之遥的智利发生8.8级特大地震。智利和海地同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环,围绕着太平洋分布,中国、日本、美国、智利、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多震国家都分布其中,全球大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地震活动带上应力集中到一定程度就会释放,不同的断层有不同的时间,像新西兰地震,上一次是一千多年以前。地震发生频繁,震级增大,其实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的。葛林林把环太平洋地震带比作活跃的生命系统,就像一个人一样,一个地方出问题会殃及整个身体,一个地震发生会触发下一个地震发生。

  地震从来不会是单一的事件,葛林林认为还有其他大震发生。他的观点是2010年新西兰7.0级地震时,断层并没有完全破裂,只破裂了一段,而这种情况实际上是最可怕的。那时基督城的建筑物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损害,没有人员伤亡,其实建筑物的结构已经遭到不同程度损伤和破坏,建筑物本身已经不完善。所以当今年2月再次发生6.4级地震时,破坏性特别强,人员伤亡惨重。

  日本向东南移了4.4米

  日本地震比中国地震更难监测,葛林林说,中国的地震属于内陆地震(地震界叫板内地震),日本叫板缘地震,是介于两个板块之间。板块边缘很不巧都在海沟里面,这样一来观测起来更难。在陆地上还可以在某些地方加密观测,日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布点了1000多个站,用GPS,可以在地震发生后马上把地震的位置定位,这些观测点是建在基岩上,很稳定,与震前的位置相比,就可以知道移位情况。

  日本国土地理院(相当于中国的国家测绘局)的监测站每秒钟测10次或更高,一发生地震就可以做比对。从日本国土地理院发布的资料显示,地震造成该段地区的最大位移量为4.4米。也就是说地震发生的仙台地区一段的土地向东南位置移动了4.4米。靠近仙台部分移动最大,从垂直方向来看,地面也沉降了75公分,所以造成道路断裂。

  日本国土地理院平均每20公里就设有一个监测站标,利用的是全球定位系统。测定的价值是帮助理解地震中心在哪里。因为地震发生在海底,只有通过这些测量来模拟,来推定地震实际变化的情况。据现在的推断是地震下面的海底是两个断层,大的断层的滑移量是28米,所以引发如此大的海啸,另一个断层滑移量是6米。断层的总长度是400公里,宽度是80至85公里。如果没有这些测量的话,这些分析结果就无法做出来。当然,大地震短期再次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可能性不大,会移动到别的地方发生。

  日本实时预警全球最好

  虽然地震给日本造成了极大的伤亡,但数百万日本人其实在地震发生前约1分钟就获知地震的消息。日本有世界上最好的地震预警系统。这个由约1000个地震计组成的网路,覆盖全日本,可以觉察和分析震波并发出警告和关闭铁路干线等系统,减少人员伤亡。

  葛林林在谈到地震预警系统时提到实时地震学。他说,依靠实时地震学,在地震发生后30秒内就确定震中、震级,然后作海啸评估。实时地震学的另一个意义就像日本的新干线的火车能及时停下来,在如此大地震发生时没有发生铁路交通上的重大伤亡,就是因为列车上安装有一个装置,地震发生后这个装置会马上收到信号,在列车员反应之前就已经自动关闭系统。日本在很大的输气管线也有这样的系统。

  地震预报理论上可实现

  地震的预报分长期(5至10年)、中期(1至2年)和短期(1至2个月),而最难的是短期预报。世界上不少地震专家都肯定地说地震是不可预报的。葛林林却认为地震预报与现在的天气预报一样。天气预报在10年20年前也是不可能准确预报的,而因为新的科学技术,加上得益于世界很多气象卫星的监测,使得今天的天气预报成为可能。地震预报也一样,有充足的监测技术的支撑,经过一定时期的研究分析积累,地震预报的突破可能发生在未来任何时候,但他很有信心预报是一定可以做到的。那时候就有可能避免因为地震造成灾难,可以避免和减少人员的伤亡。

  现在的地震观测是将地面、地下、太空观测结合起来。现在的问题是观测技术相对滞后,尤其雷达卫星不够。现在葛林林他们研究地震所用的ALOS的资料,其卫星重复访问同一地点的周期是46天,也就是说,要获得同一个地点的雷达卫星资料,要等46天以后。葛林林和他的团队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雷达卫星资讯资源严重不够,没有足够的资料用来研究分析。葛林林说,如果有8到10颗雷达卫星协同观测,可以每日一次,甚至每小时覆盖一次,研究人员就可以有充足的资讯资源,做到每小时对地震热点地区的监测。

  雷达影像的一大好处就是能测出地面位移,即地表形变。地表变形越大,说明当地的灾害越重,可以直观地看出哪些地方受灾较重,就可以有效指导救灾工作的开展,还可以准确测出哪些地区具有地震危险性,避免这些区域成为居民的聚居点。

  葛林林说,预防地震也需要群策群力。为了人类共同的利益,全球应该进行资源共用,就像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也如英国的减灾卫星群(DMC),让各国去认购,中国已购买。全球科学家就有更多的资料用来进行研究分析。

  预报地震的进展对科技发展的依赖性很大,需要高科技投入,预报工作进展与政府的投入有多大很有关系。希望有更多雷达卫星配合其他观测技术,能及时观测到,并且拿到数据。而实际上地震研究的投入很不稳定,多数国家只有发生灾难时才会增加投入,之后没有发生地震投入就减少,研究人员也走失了。现在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但需要很强的国际性合作,乐观地说是在加速发展,但另一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需要一定时间。

  澳洲不是国际卫星与救灾宪章的签约国,不能分享资源,但在葛林林推动下,通过昆州政府和澳洲联邦应急管理部门,通过美国地质调查局助澳洲申请启动,卫星采集的数据就免费提供给澳洲应用于昆州水灾。

  澳洲需加强地震研究投入

  要做好地震预报,对地震的监测要跟上,因为监测是预报的基础。葛林林说,要想在预报上得到突破,监测一定要跟上。做好对地震的预报需要构建一个立体的监测系统,包括卫星、深海观测、地面观测,如果投入适当,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地震预报是可以突破的。否则就会像澳洲目前的状况,只能维持,研究进展不大。

  他说,其实能在震前能把断层位移的情况、形变的情况观测到,对地震预报就会起到关键作用。他现在感觉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知道世界上有好的技术也不能用。不过,他尽自己的努力在做相关的推动工作。澳洲对地震的投入需加强,葛林林的研究只能从其他方面和矿业方面获得一些经费。

  葛林林现在最大的重任是监测水灾,因为保险公司很关心这项监测,以帮助保险公司合理制定不同区域应该缴纳的保费。

  葛林林最后说,预报地震的进展对科技发展的依赖性很大,需要高科技投入,以前这些是靠测震台来定,现在的做法是3个手段同时上,有测震台网、GPS等前兆台网、卫星的雷达干涉。卫星的雷达干涉能把地形变化也能测出来,测算数据可以与地面的数据进行比对。国民应推动政府有多一些的投入,地震预测才能取得更大进展,因为投入与产出是成正比的。(匡林)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史词】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