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加拿大报告指移民加重政府负担 华人斥贡献被忽略

2011年05月19日 10: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5月19日电 综合加拿大《世界日报》报道,加拿大智库菲沙学会(Fraser Institute)17日发表专项研究报告,指称加国现有移民政策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建议移民部在移民选择类别方面做出调整,将那些加国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作为吸纳移民的首选。

  菲沙学会报道:移民政策不当 加重负担

  报告的撰稿人之一、西门菲沙大学经济系教授葛鲁伯(Herbert Grubel)表示,近些年抵加的移民,其平均年收入只占本地加拿大人的72%,向政府缴纳的所得税则不足本地加拿大人的一半。于此同时,他们享受政府福利和服务上却一点也不少,在加国现行的福利政策和累进税制度下,这些移民给加国纳税人增加了的非常沉重的负担。

  这份题为《2011年移民与加拿大福利国家》(Immigration and the Canadian Welfare State)的报告,援引联邦政府的统计数据称,移民缴纳的税款与他们所享受到的社会福利不成正比,以2006年为例,每个移民享受的社会福利约为6051元,这意味着加国纳税人每年要为此支付163亿至236亿元。

  报告还举例称,2009年家庭团聚类抵加的移民占所有移民的22.1%,而那些具有职业技能和其它经济成功潜质的移民仅占16.2%。葛鲁伯称,随着加国人口的老龄化和公共服务经费日益短缺,加国社会已无力承受未经适当筛选移民所带来的沉重负担。报告建议,移民部移民政策应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废除现行以点数作为评分标准的移民甄选政策。

  菲沙学会报告还建议的进行如下改革:给予取得工作安排的申请人临时工作签证,且薪资不得少于该省薪资中位数;工作签证仅两年有效,期满后若继续受聘可延签一次;持工作签证者的配偶及子女可陪同入境,并合法工作;持工签者若失业,必须在三个月内找到新雇主,否则就应离境,除非配偶已在境内找到工作;只要在境内持续工作四年,持工作签证者即可取得永久居民身分,并在两年后申请公民;移民若要担保父母祖父母移民,须先缴纳担保金,负担医疗及其它社会服务成本。

  华人斥移民贡献被忽略

  菲沙学会17日发表报告指称,近期的移民对加拿大经济贡献少、占用社会资源多,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政府应改变现行政策,实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移民制度。当地从事移民服务机构的人士认为,该报告没有考虑赴加多年的移民所做的贡献,观点和结论有失偏颇。

  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行政经理姚平表示,当地居民有很多当初也是移民,他们刚刚移民时也可能对加国经济的贡献不大,但多年之后就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菲沙学会的报告只根据某一年的数据,未考虑赴加多年的移民所做的贡献,有失偏颇。她也不赞同因移民对经济贡献少,却占用政府资源,因此应被拒之国门之外的建议。她说,加拿大正在迈入老龄化社会,难道能将那些不能再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长者赶出加拿大吗?

  姚平表示,加拿大劳动力短缺,移民是加拿大的立国之本。菲沙学会建议移民政策应倾向于向已经找到工作的短期劳工发放工作签证,四年后再获得永久居民身份,这个建议看起来很美妙,但操作有难度,因为有些专业劳工是全球性短缺。她还表示,实际上政府始终在根据加拿大社会的需要,调整吸收移民的重点,多年前IT及工程类的移民受到青睐;后来解除了对专业的限制,强调语言水平要达到一定标准;几年后又开始为专业设限,而目前则倾向于吸收更多的投资类移民。

  多伦多小区与文化中心行政主任钟新生表示,新移民收入低,若子女又多,纳税少是必然的。但根据他服务新移民的经验,通常经过五年的奋斗,新移民对加拿大经济上的贡献,与本地人士不相上下。他表示,与其说新移民占用过多的政府服务资源,不如说移民安居服务做不到家,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

  钟新生认为,加拿大的社会需要移民,筛选和接收移民的政策应考虑在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同时又能获得稳定的移民数量之间保持平衡。从加拿大的角度来讲,当然希望吸纳能够为加拿大经济做出更多贡献的移民,但不能因为新移民纳税少而歧视他们。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陆春艳】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