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25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5月25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近日,本来平静、繁荣的巴黎华埠,被一条沉睡多年无人问津、却突然“苏醒”的法律,打了个“踉跄”。
文章摘录如下:
4月底,法国劳动、就业与卫生部下属的“劳动监察局”致函巴黎13区等华人聚居区域的商号,称“您的商店一直周日营业,这种状况触犯法律”,限令即日“改邪归正”。据说,近日已经有一系列敢于“以身试法”的华人商号遭到罚款。看来,历来效率低下的法国行政机构,此次“立竿见影”,动了真格。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只是对劳动法的正常检查……而过去未与追究只是一种宽容而已。
无论是法国记者还是华人商家,对此“不平而鸣”的焦点问题只有一个,就是为什么在巴黎一个尽人皆知的、有近30年历史的“华埠星期天全天开门”的传统,会在一夜之间被宣布违法而立即取缔?
这是一件在一般百姓看来有些奇怪的事件,在华埠“依法”之后,从经济基础到意识形态,从法国人到“中国人”,从老板到员工,从“面子”到“里子”,都没有赢家。无论从政府、文化、宗教、法律、时机,还是现实层面,都让人难以理解。
从政府层面看,一方面作为执法监督机构的劳动部确认巴黎华埠成百上千的商店(包括成为名牌的陈氏商场与巴黎士多商场)每周违法一次;另一方面,法国从总统到区长多年来对一个集体违法行为视而不见,每年春节定期向华埠致敬,牺牲他们“做礼拜”的时间去参加华埠星期天春节游行活动,言必称“唐人街对经济贡献大、华人族群是融入法国之典范”。而今天,这些“典范们”应作何感想?是退回“典范”称号给总统,还是乖乖周日关门,从新开始新的标准下的“典范”融入之路?
从文化层面看,“巴黎华埠的星期天”早已在巴黎成为一道不同文明和谐相处、共同享受的风景线。因为有了华埠周日的繁荣,培养出无数上午去教堂、中午吃烤鸭、下午去“陈氏”的法国人民。他们拉家带口在亚洲、中国文化的商品中徜徉,感受他们崇尚的“文化多极主义”。巴黎最大的13区、19区华埠,形成了华人社会与部分法国顾客群体的某种“星期日生活方式”。难道这种文化交融与生活方式是有害的?
从宗教层面看,无论是华埠还是其它地区,依然以此限制周日营业,都已经成为“伪命题”。首先,它“伪”在与法国政教分离世俗精神相抵触。既然法国正在做的,是诸如公共场所禁止罩袍和戴大型十字架这样旨在“去宗教化”的皈依共和精神的事,有何理由要求不同宗教信仰的华人皈依源于天主教的戒律呢?再则,全球范围内很多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均早已取缔禁止周日营业的法律。法国的民选立法者们,早就该以世俗目光重新审视这条1906年立下的老掉牙的“清规”了。
从法律层面看,这次的劳动部“护法”征讨,更可商榷。按照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之基本原则,作为负责劳动法的监督执行部门,为什么对于一个并非“地下”的庞大经济体30年违法视而不见,或是私自“宽容”?这不是渎职又是什么?再者,谁都知道,他们“宽容”的不仅仅华埠,还有其它族群的“埠”,比如阿拉伯杂货店周日开门而且开到夜里,也是惯例。再比如大型家具超市也可以周日开门。他们是不是还将继续被“宽容”?作为行政部门,想“宽容”谁,就“宽容”谁;想什么时候宽容就什么时候宽容;想不“宽容”谁,就以一纸文书,将30年之“宽容”一笔勾销。他们这样做是“法治”旗号下的“人治”,还是劣质“人治”下的法制?
如果从时机上看,此次“突袭”亦显得不合时宜。法国自1906年通过的“商店星期天必须休息”相关法规,历经世界百年变迁,执行起来已经走样。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整合下,其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凸显,“松动”已成大势。现任总统萨科奇曾就去年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访法时周日巴黎购物受阻,借题发挥,要求修改相关条律。而最近议会刚刚通过旅游区商店周日准许营业条款。其后,诸多商店尽力将自己披上“涉旅游”外衣,以求周日营业权。而在这一放宽周日营业的潮流中,法国劳动部却对华埠下手,是逆潮流而动。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从现实考虑,此举属于经济上的“自残”行为。很多华人商家表示,周日营业额占到总额的三至四成,而且主要实现于下午,如果强令关门,只有以裁员应对。法国经济危机中方显复苏迹象,需要的是创造就业,而非自毁长城。加之华埠经济对于巴黎13区,已经举足轻重。华埠收入减三成,国家税收能增长不成?如此国家、老板、员工无一方受益的行动,说“亲者痛仇者快”,还真不为过。
如果上述关于“突然强令华埠周日关门”“没有赢家”,且在诸多层面均难以理解的分析尚有一点道理的话,那么在今天依然逆潮流推行之这一举动本身,就是缺乏这四个汉字的文化。值得法国各界深思。法国民意代表、政府、媒体与民间,理应抓住此次巴黎华埠“不平则鸣”的机遇,展开新一轮关于“周日营业权”的反思与讨论。这对全球化语境下当今法国文化补充“开放务实”精神,有百利而无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