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华媒十年之变革篇:华文传媒决胜于“全媒体时代”

2011年09月11日 14: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电 题:华媒十年之变革篇:华文传媒决胜于“全媒体时代”

  中新社记者 张冬冬

  进入新世纪十年来,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身处此背景下,遍布全球各地的华文媒体,积极参与全球性传播技术变革,实现在全媒体态势下的变局与转型。今年4月1日在北京举办的一个论坛上,马来西亚世华媒体集团主席张晓卿谈及全媒体,高声发问:“华文传媒业界是主动出击,还是等着被吃掉?”

  报纸和电视联姻、打造多媒体平台、发展跨领域传媒集团、构建移动多媒体……在全媒体态势下,海外华文媒体积极探索媒体融合之路,尝试将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整合,与电信业、流媒体融合,构建信息传播、互动和服务平台。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大陆、台港澳地区以及海外华文传媒业界在发展网络媒体方面与世界几乎是同步的,没有时间差。迄今为止,世界各地有一定规模的华文报刊都已开办网络版。

  在亚洲,1995年上网的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已经成为一个领先的华文新闻网站,在本地、北美以及中国大陆都拥有大量读者;日本《中文导报》作为较早“触网”的中文报纸,今年3月登陆iPhone和iPad受到关注。在北美,1996年率先在美国华文日报中推出电子版的美国《侨报》,2007年开通了功能和栏目倍增的“侨报网”;《世界日报》开通了“世界日报网”,并自2008年开始为注册的订户量身传送“世界新闻网电邮报”。在欧洲,《欧洲时报》网站经由多次改版,大大增加了信息量,而且还在今年4月推出iPhone版应用。

  全媒体时代服务细分化、信息多层化,需要依托内容、渠道、服务三位一体的业务格局争取用户。因此,如何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要求,在日见萎缩的传统受众群中寻找新的增长点,是海外华文媒体在全媒体时代必须完成的转型。开通手机报,成为华文报刊近年来争取读者的主渠道之一。

  加拿大《环球华报》今年6月推出的“环球华网”3G手机版可满足读者随时随地用手机阅读网站内容。马来西亚星洲媒体集团依托丰富的信息资源,创办了铃声网、易购网等服务网站,用华语和英语为网民提供广泛多样的“贴身”服务,满足了新生代对网络资讯的需求,促进了全球华人信息共享。

  华文媒体拥抱全媒体时代的过程中,电视媒体也在合作途径、新技术运用方面迈出新步伐,其重点表现为网络电视的异军突起。总部设在纽约的麒麟电视利用IPTV技术,成功地将中国大陆30多个卫星电视的全天候节目实现“直播”,港、澳、台多家电视台的节目以及大批电视连续剧、电影、专题片等都已进入该台的播出系统,美国主流电视业界称该电视公司的运营模式和技术为“电视运营商的未来”。

  “各种媒体形态在全媒体时代并不是博弈,而是殊途同归。”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认为,华文传媒决胜于“全媒体时代”,应该在观念上、意识上有全媒体的概念,在组织结构上做到全媒体化,实现内容资源和传播通道的全媒体化,最后才是呈现出来全媒体化形态的产品。如今,凤凰新媒体作为跨平台网络新媒体公司,拥有综合门户凤凰网、手机凤凰网和凤凰视频三大平台。

  载体形式和技术的转换,已经为海外华文媒体带来新的生命与活力。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华文媒体,将在全媒体的大格局下,融合、转型或者变革;更多已知或未知的新载体,也会使华文媒体呈现更丰富多彩的格局,走向更大众化和更繁盛的新境地。(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董方】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