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日本纳豆从中国唐代传来

2011年09月15日 15:37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纳豆在日本可谓历史悠久,来源就有诸说存在。最久的是弥生时代说,除此之外,还有奈良时代说以及平安时代说等。但因以上诸说均无文字记载,也就不足为信。其实最有力的一种说法还是“唐纳豆”之说,《语源由来辞典》就记载:“纳豆是在奈良时期由中国传入日本寺院,唐称其为豆豉”。日本《和名抄》里也有“豆豉”之记载。之所以在日本其称呼后来变为了纳豆,那是因为豆豉传入日本寺院后,是在寺院的“纳所”(类似于厨房仓库)所制。取其“纳”与汉语音之“豆”,就成了今天的纳豆。平安时期藤原明衡著《新猿乐集》是日本史上第一次关于“纳豆”的文字记载。当时还称其为“寺纳豆”,或“唐纳豆”。所以,看起来由唐代的豆豉传来说,还算比较靠谱。据说江户时期,纳豆发展最快,那时候满街都是三寸丁谷树皮们挑担吆喝“纳豆!纳豆!”的声音。

  纳豆制作并不复杂,传统制法不过是以蒸过的的黄豆包以稻草,再以40度左右的温度保温一天左右,稻草上的纳豆菌就转移到了黄豆上,使其发酵,从而形成纳豆。对照我们古时豆豉的制法,就会发现其操作手法如出一辙。今时的制法也简单,干脆直接以人工培育出的纳豆菌注入蒸豆中,然后装入泡沫制的小盒中封严保温,促使纳豆菌增殖发酵即成矣。在日本说起纳豆,一般指两种,一种是指过去的“寺纳豆”即“盐纳豆”,也就是由唐代传来的豆豉。而今天提起纳豆,一般则指黏丝纳豆。

  日本人吃黏丝纳豆很讲究,搅拌时据说要向同一方向搅拌,如果中途改变方向反向搅拌,味道就会落了几个层次。夹起纳豆食用时,还要用筷子在黏丝抻长部分快速画圈以截断黏丝。连纳豆带黏丝全往嘴里扒拉,那就会被嘲笑吃法不正宗,掉了档次。在公司早餐,老远就见日本人在下巴前用筷子整齐的划拉,看上去也算是一道晨间风景线了。把纳豆搅拌好倒在米饭上与米饭一起食用,日本人认为那是最高的享受。除此,日本人还想方设法把他们钟爱的纳豆吃法多样化,如撒上葱花和弄碎的干海苔或打入生蛋黄拌入绿芥末等等,既是早餐佐口美味又是晚酌的下酒菜。当然今天的纳豆味增汤、纳豆饼、纳豆乌冬面、纳豆炒饭也都是日本人的钟爱,据说还有纳豆冰激凌,虽没吃过,但以上这些,也足以说明纳豆在日本人生活中所占的分量了。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作者:万景路)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海波】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