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海外华人热议十七届六中全会 聚焦文化体制改革

2011年10月21日 09:2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决定,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给予高度关注并纷纷积极评价。

  德国《欧洲新报》和《新报在线》总编辑范轩2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文化强国”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来,实在是睿智、适时的“破题之举”。于外,可在错综复杂、纷争激烈的国际社会中稳固地位、加强影响;于内,可突破转型瓶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莫斯科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主席、莫斯科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莫斯科华侨华人联合会主席李宗伦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建设提高到全党工作的重要议程上,非常及时,非常有针对性。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民族的文化自觉。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它包含着全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包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包含着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文化的发展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对经济发展来说,文化的发展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更是人民群众热切的愿望。我们相信,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必将全面带动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繁荣。

  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李新铸表示,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后,众多会员一致认为,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人才建设等一系列主张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后的时代要求。作为长期生活在国外的华侨华人,也日益感受到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外国人对我们的认同感不断加强。与此同时,有着巨大内涵和现实意义的中国文化、中国经验也正在被当地人不断借鉴和吸收。当然,无论是文化建设还是人才培养,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但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一事业必将取得胜利。

  欧洲华侨华人青年联合总会会长傅旭海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将为中国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保障。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上影响巨大。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意义重大。海外华侨华人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中国文化,宣传中国文化,为推动欧中文化交流与合作做出贡献。

  埃及中资企业协会会长、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埃及负责人马宏认为,中华文化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老文化之一,中国经济又在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之间有着必然联系。令阿拉伯国家羡慕不已的中国模式,其实与中国文化中“海纳百川”的文化底蕴密切关联,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让中华文明保持着活力。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华文化已经悄然影响着世界的每个角落。

  印度加尔各答华人商会负责人叶启炎表示,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建设战略,为下一步中国软实力建设工作指出了方向。身为海外华人,一直为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感到骄傲,同时也见证到中国国家形象越来越赢得世界尊重。近些年来,越来越多有关中国文明及现代文化的展览吸引了外国观众,也使得海外华人感到由衷自豪。另外,中文也成为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工具,在印度,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想学习中文,进而了解与印度同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历史文化。叶先生坦言,加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能力的同时,应当更注重中华文明道德的传承,以厚实中国文化的内涵。

  越南海防市中商会副秘书长李卫称,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让在越南的中资企业人员深受鼓舞,我们为国家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自豪。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们伟大的祖国才实现了繁荣和富强。作为常年在海外工作的中国人,期盼着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盼望着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泰国中华总商会副秘书长陈绍扬表示,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令人羡慕。在经济实力大幅提高的同时,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理想必不可少。中国领导人充分认识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公报,这将有助于凝聚全国人民、发挥中华民族创造力,并且通过中华文化的传播,向世界传递中国建设和谐世界的愿望,文化强盛有助于提升中国软实力,使中华民族更自信地走向世界。(刘华新、管克江、郑红、施晓慧、韦冬泽、张亮、黄培昭、焦翔、廖政军、刘刚、孙广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史词】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