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0日电 纽约市教育局在公立初中、高中开始性教育必修课程明年1月就要实施,虽然近日主流社会对是否需要把性教育列为必修课、性教育相关内容尺度过大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但华裔家长对此却一无所知,大家反弹十分强烈。对此,美国《侨报》9日刊发评论指出,有的家长把没收到中文通知书视为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笔者认为应慎重对待。
原文摘录如下:
纽约市教育局从明年1月开始在公立中学开办性教育课程并将之列为必修课程。很多华裔家长发现自己对此一无所知。为何不知道?据说是纽约市教育局没有发过一张中文通知。很多华人家长反映,他们向学校提出开设性教育讲座后,才知道教育局已安排必修课。不少华人家长知道后,普遍认为当局公布的教学内容尺度过大,超过可接受的程度。对这门课是否应该列为必修,也有反对意见。此外,也有宗教组织、民选官员等持反对意见,因此教育当局最终删去了有争议内容。
性教育是被普遍关注而又充满争议的一项教育。性教育开始的年龄,也是颇有争议的,一般来说,专家会认为在5岁前开始,青春发育期前完成最好。5岁前的孩子开始对性别有朦胧感,充满了好奇心,青春发育时期的青少年更是处在性意识萌动、对性感到困惑的阶段,由于青少年自制力较弱,容易出偏差。因此在这之前完成一定的性教育,是合乎青少年发育教育规律的,学校将其列为必修课是有道理的。
内容尺度当然是可以讨论的。一般说来华人家长相对比较保守,认为只要有最基本的性教育即可。这些家长其实不了解,在资讯已如此发达的当下,青少年获得的资讯远远超过家长的想象。对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与其堵,不如适当疏导。青少年时代容易产生的逆反心理,就是你不让我知道,我就偏要知道甚至亲自尝试。只要适当引导,一些被家长认为是出格的资讯,其实也并非洪水猛兽。
学校将性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程,实际上体现了对青少年的负责和关爱,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性启蒙和性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以平常心培养较为成熟的性意识,因此华人家长应该对学校的性教育持较为开放的态度,积极支持,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度过好奇心强和躁动的青春期,有利于学习也有利于成长。
至于有的家长把没收到中文通知书视为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笔者认为应慎重对待。要将一种行为界定为种族歧视,需要很多因素,例如学校是否有被要求向各种族裔家长都发送不同语言通知书,却仅仅漏掉了华人家长?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只是行政方面的失误,很难指责当局的做法有种族色彩行为。种族歧视在美国社会是非常政治正确和十分敏感的问题,提法应该慎重。
另一方面,对于出现主流媒体在学校性教育问题上热烈讨论和争论,华人家长对此却一无所知的情况,有些华人家长们本身似乎也应该检讨一下。努力融入当地社会是在美华人的共识,居住在美国,孩子上美国学校,华人家长便应该主动加强与学校沟通,多了解和关心有关的教育信息。
华人一贯被认为是重视教育,但是应该注意对子女的全面教育,而不仅是停留在学业和才艺上,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洛杉矶 一娴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