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3日电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火锅店、麻辣烫和99c等小店是过去美国华人社区在主流社会心目中的形象,但根据2011年 多份经济报告显示,由众多来自中国大陆及港台、马来西亚及泰越华侨聚居的皇后区,就业率及平均收入均在美国萧条的环境下奇迹逆市上升,当中中小商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力量。有华人商家形容,法拉盛在2011年可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相信明年继续延续优势,稳定增长。
“法拉盛(经济)永远都在进步”,华商会总干事杜彼德回顾华人社区2011年经济发展时表示,“过去一年,在 所有人退步时,我们却进步了”。根据纽约州主计长狄纳波里(Thomas DiNapoli)9月份公布的“法拉盛经济透视”报告,在皇后区失业率达7.7%的情况下,法拉盛2010年就业率自2005年起稳步上扬,即在全美经 济衰退期间,2010年的就业人口也达39000人,年度升幅约3.1%,比起05年多出14.5%,该增幅比全皇后区及纽约市为多,也是全市之冠。
小商企成新力量
2011年是皇后区华人社群的经济丰收年,当中小商家的经济角色也益发吃重,“法拉盛经济透视”发现,从2000年至2009年间,相比起纽约市其它地区的5%增幅,大法拉盛地区企业数目增加了37.6%,而近9成企业员工少于10人,比例相当惊人。
另一个华人聚集的地区艾姆赫斯特也有着同样的经济特色,11月份公布的“西北皇后区经济透示”显示,艾姆赫斯 特零售业在医疗工业严重衰退的情况下逆流而上,取代后者成为经济主要的创造力。截至2010年,艾姆赫斯特、可乐娜及积臣泰依然倚重零售、医疗、酒店及餐 饮业,占区内总就业率6成,当中85%为小商企,超过250名员工的大型公司仅有1%。
新移民消费需求大
狄纳波里分析时指,两地小商铺林立,移民是成功的关键,法拉盛的成功印证了美国“仍是追逐梦想的地方”。杜彼德认同小商企是华人的优势,华人勤俭、量入为出,是中华文化的一部份,因为受外来环境影响不大,以法拉盛为例,愈来愈多华人移民至法拉盛,愈多移民就有愈多的消费需求。
杜彼德表示,法拉盛的商店由来自不同地区的华人开设,“无论说上海话、台湾话也可到同胞的商店,而且都是便宜的小店,是个很易生存的地方”,他预期,法拉盛经济2012年会继续增长,并且相当稳定。
整合两华人社区经济
皇后区于2012年将有数项大型开发案,法拉盛停车场第一开发案、威利点开发案及法拉盛河岸开发案即将上马, 对此,皇后区区长马素(Helen Marshall)、西北区的民选代表纽约州参议员柏拉特(Jose Peralta)及纽约市议员卓姆(Daniel Dromm)均表示关注。
柏拉特认为,威利点开发案将有利刺激经济,特别是相连艾姆赫斯特及法拉盛的的罗斯福大道及北方大道,将可创造更多工作机会。他认为两地应整合经济,两地民选官员如州议会代表史塔文斯基及众议员孟昭文应加强联系,双方将以小区利益为前提展开对话。
小商家:对乐观论持保留态度
不过,对于经济家对2012年美国经济乐观的看法,法拉盛小商家吴信良持保留态度。他认为欧债危机目前只是 “暂时止咳”,欧美经济强国若没有治本的政策解决,欧元区经济衰退,全球经济都会被拖累,而被视为世界经济复苏领头羊的中国,没有欧洲国家和美国市场的订 单,全国经济近年的火红现象不再,法拉盛地区华商货源占90%来自中国,连锁性对全球和纽约地区华人经济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小商家的角度,吴信良认为新一年的纽约华人社区经济好坏,主要看世界经济大气候,但他相信,经历了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倒闭掀起的全球金融海啸,到2011年的欧债危机,无论是华埠或法拉盛的纽约地区华人商业在风浪中稳坐钓鱼船,2012年不可能再有更大的风浪,纽约华人社区经济应平稳中有更好的发展。
吸引主流社会注意有利有弊
不过,华人社群的奇迹增长,也吸引了州府及市府的注意,杜彼德留意到2011年市府巡检比去年大增,“而明年将可能更严厉”。他表示,美国社会并不以文化角度了解华人商家,如果事事用显微镜去看华人社区经济发展,商企未来更需守法,以免“中箭落马”。
杜彼德表示,包括华商会等华人非牟利组织未来的功能也会有所调整,就华商会而言,商会必需“未雨绸缪”,邀请更多州、市府的相关部门到法拉盛进行教育、倡导,成为当局与商家的沟通桥梁。(陈润芝 陈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