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亲访 有助情绪拿捏
女演员孙清霞来自中国湖北,六年前只身来到狮城就读初级学院,A水准考完以后就投身到中文戏剧社的演出。她回忆说,“初级学院的时候,有一次代表学校参加戏剧比赛,看到写留学生经历困难的剧本,就禁不住痛哭流涕,我想本地的同学可能就不一定有设身处地的感受。”亲身经历让她对于角色和情绪的拿捏更加到位。
这次清霞对于流产母亲的诠释,部分是从电视剧里模仿借鉴,也添入了不少她自己的感情元素。“我就想,孩子是一个母亲最珍贵的东西。那么我失去最重要的东西时会是怎样的感受呢?”她联想起自己当初离家与父母分别的感伤,再体味着失恋的孤独滋味,从而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角色。
学会正视生死问题
在剧中扮演清霞的丈夫的王锦辉(国大剧场研究系,三年级)则是通过亲访临终关怀中心的活动协助筹划剧本。“这里的老人已知天命,却仍然活得很乐观,何尝不让我们也对死亡有了新的理解和态度呢?”在听完主治医生的讲演之后,锦辉一行人懂得死亡并没有曾经想象的可怕,也并不总是代表悲惨和绝望,反而,学会正视生与死的问题。
剧社同学们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几个工作坊,深入思考生命是否有轻重之分,以及个体的过世对于其亲友的影响等。
华文剧团的指导老师、《人间》的导演兼“丑客”李邪表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技不会突飞猛进,而是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李邪:人生困境的排练,让他们更快成长
曾是著名广播DJ,后投身戏剧界成为导演和演员的李邪,笑称自己在做这个学生戏剧社的“义工”。
她形容同学们好像“一方小城”,“浮躁会有,但他们单纯、淳朴、好学。虽然有的时候好玩,但也有着自律和团队意识。论坛剧场总是让人在不同的困境中做出决定,深入的体会和心智上的磨砺。我想,这些孩子也多多少少能在这样的排练中获得成长吧。”
CFA华文戏剧社现在已开始为今年3月国大艺术节做准备。艺术指导朱美谕(国大商学院,大四)说,剧本可能围绕在新加坡等亚洲城市的二代移民展开,对比传统与现代人的死亡观念。(图文:余跃波 王舒杨)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