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英媒偏见 海外华人应摒弃弱者心态理智应对
中新网1月14日电 据英国《华闻周刊》报道,1月7日,英国BBC著名主持人杰瑞米·克拉克森(Jeremy Clarkson)在英国《太阳报》刊文,将伦敦奥运会花样游泳门票事件与2004年莫克姆海滩拾贝遇难的中国女性同胞联系在一起,并评论称:“‘花样游泳’只是一些在水中头朝下、带着帽子的中国女人,你可以在莫克姆海滩免费看到这些”。
针对这样倾向性的辱华言论,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在1月8日通过声明反对这种缺乏基本道德底线和媒体责任感的评论,并要求《太阳报》纠正错误言论,以正视听。而英国本地主流媒体也纷纷刊发报道评述克拉克森和《太阳报》的言论。
面对英国等西方媒体经常倾向性的涉华报道,中国官方和海外华人如何应对?如何通过各方努力改善西方媒体和民众客观地了解中国事务?专业人士和英国华侨在接受《华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在官方积极回应的基础上,海外华人和社团有待进一步充分利用当地的法律法规维护华人华社的形象。
官方应对渐成体系
据《华闻周刊》从中国驻英大使馆官方网站获悉,在最近几年,使馆不断加强对英国主流媒体的失实或偏激报道进行正面的回应,通过各种方式驳斥纠正英国媒体的错误报道和言论。在驳斥英国媒体的倾向性言论的同时,中国驻英大使馆还不断地通过拜访英国新闻机构、各类团体组织以及发表客观介绍中国以及中英广泛交流的文章,以增进英国各界对中国的客观理解。
“由于价值观的不同以及对中国缺乏全面的理解,西方媒体具有偏见立场的涉华报道在所难免。从总体看,无论是中国官方还是海外华人,在面对西方媒体的‘傲慢与偏见’,已经越来越理性,应对方式也更加成熟。”正在伦敦大学金斯密斯(Goldsmith)学院做访问学者、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张磊博士在接受《华闻周刊》采访时表示。
在英国生活经商30余年如今已经退休的孙先生则表示:“我全面支持中国大使馆的声明。每次看到英国报纸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非常生气时,总觉得(中国)官方应该出面替华人说点什么。”孙先生认为,最近几年使馆的工作越来越务实亲民,无论是领事签证服务还是经贸促进,都让老华侨们感到欣慰。
而针对克拉克森此次在《太阳报》的辱华言论,张磊表示:“克拉克森在英国是出了名的‘大嘴巴’,而《太阳报》的许多报道和言论都有迎合市场的哗众取宠倾向。由于该言论涉及侮辱三方面:华人少数族裔、女性弱势群体以及不幸事件的遇难者,违反人类文明的基本道德底线,因此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有足够的理由指责。”
但是,在面对西方媒体的失实或偏见报道,张磊认为应当区分具体情况区别应对:“如果涉及中国大局和国家利益的言论,官方的立场需要鲜明、响亮;而涉及民间或者是个人的言论,海外华人和社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民间应对有待加强
尽管在面对英国媒体时不时地失实或偏激的涉华言论时,中国驻英使馆逐渐形成成熟的机制予以回应,但是广大华人和民间华社还需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回应技巧和策略。
在调查采访中,《华闻周刊》总结出海外华人通常体现出的几种反应:一种是听时任之甚至故意回避的鸵鸟心态;还有一类华人面对周围同事或朋友引用的不实或偏激言论,针锋相对地回应,甚至为此伤了和气;还有一些华人则采取礼节性回应,通过事实合理论解释,以正视听。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学者M博士在接受《华闻周刊》采访时讲述了发生在该校的一件事:大约4年前,该校一位资深教员在课堂上引述英国媒体的报道作为教学案例,由于该案例涉及对中国的片面认识,课堂上的几位中国学生当场情绪激动地争论,并在课后将该教员投诉到了校方。尽管校方没有明确表态,但该教员从此删除几乎所有涉及中国的教学案例,“对于许多后来的中国留学生而言,教师回避中国案例应该是一种损失。”
M博士表示:“我更倾向于有技巧地回应,通过学术的论证争取一次甚至多次课堂讨论,不但让教员明白事实,更加理解中国事务,同时也借助机会,让课堂上的其他国家的学生了解中国。”
而张磊博士在接受 《华闻周刊》采访时则表示:“海外华人和社团有待通过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通过更多层面更多渠道回应西方媒体的不实言论。比如涉及华人的偏激恶毒言论,华人华社如果通过英国媒体的监管机构进行大规模的投诉,可能效果要好过官方的驳斥。”比如英国的印度裔曾经就一期《大哥大》(Big Brother)真人秀节目中涉嫌对印度人种族歧视的时间向监管机构Ofcom的投诉,不但引起了监管机构的足够重视,还博得了英国各界的支持。
“民间华人及社团的声音有待加强。如果一味地依靠官方出面,时间长了,英国媒体会不会产生逆反心态很难讲。但华人华社等读者的声音,媒体是不能忽视的。”老华侨孙先生觉得。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张磊博士认为:“海外华人应当摒弃弱者心态,从所在国家的思维和法规为依据,通过加强民间交流和应对的方式,逐步改变目前西方媒体的对华偏见。”(范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