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伦敦华人春节生活片段:家是永远牵挂着的情
中新网2月6日电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1月的伦敦,灰色的街道和行色匆匆的面孔诉说着圣诞节的温馨气氛已经翻页。伦敦华埠街头,几个穿着朴素的工人不动声色地把一串串火红的灯笼和喜庆的标语挂在唐人街的门牌上,附近街道上的各色小店也相继贴上窗花和福字,穿梭于城内采购的华人接踵而至,一个个景象欢举着节庆的接力棒告诉世界:中国的春节到来。
对于身处异国他乡的华人来说,农历新春才是心中最盛大的节日。而作为全英华人大本营的伦敦华埠,也就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
在来来往往的人群和光鲜热闹的街景中,我们的视角聚焦在一个个平凡却不容忽视的华人身影上。他们在中餐馆辛勤工作,他们在街边起早贪黑经营摊位,他们在华人社区贡献一份力量,他们默默耕耘奋斗在伦敦。他们的声音我们并未经常倾听,他们的故事却代表着我们每一个人,一笔笔书写着英国华人的历史。
中餐是一提到华人便不可忽视的字眼,在中餐馆工作也是许多华人在英国的生活来源。来自山东宋大姐就是其中一员,来到英国三年的她在一家餐厅做面食师傅,每天忙里忙外地擀面、和馅、包饺子。在同事们的眼中宋大姐活泼热情,手艺又好,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娥姐”,大家推荐记者在她上班的时候来为她拍照。等到真的接受采访的时候,她反而有些羞涩了,脸红着说出自己的愿望:“想给英国女王包顿饺子吃!”今年春节前后,餐馆的工作格外忙碌,还好宋大姐全家人都在伦敦,一家人在一起总算可以过个团圆年。
和宋大姐相比,在隔壁餐馆工作的林先生可算是身在伦敦的资深华人,从他脸上的淡然可以看出多年打拼的痕迹。谈起25年前从香港来到这里,林先生不禁感慨:“时间真的已经太久了。”大部分家人都在伦敦,加上忙碌的生意,过年不回故乡,已经是一个多年的习惯了。
身后是沉浸在节日气氛中围观舞狮表演的热闹人群,拉着平板车快步经过的小何便格外醒目。小何年轻开朗,染着一头金发,来自侨乡福建,5年前来到英国,同样在餐馆打工。5年来,每一年的春节他都没有回家,除了忙碌的原因以外,家里也觉得旅途开销太大,不建议他回去过年。在伦敦的福建同乡很多,年轻人也不少,所以过年时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就算得上热闹了。
华埠街头的摊位中可以看到许多福建同胞的身影。鸡蛋仔摊位的小林和包子铺的姑娘都是从福建来英几年的年轻人,对于正值青春的他们来说,年的气氛并没有那么浓重,过不过年除了更加忙碌以外,便也没有太大的感受。
而对于曲老师来说,伦敦的新年可比在国内度过更有团结一致的气氛。5年前由于家庭变故,身为大学教师的曲老师来到英国,语言不通的她在同胞的身上感受到温暖和踏实。现在她在一家中药店工作,店外热闹的庆祝活动吸引着她掏出iPhone不住地拍照。她告诉我们,唐人街华人之间的凝聚力很强,在这里过年也有家的感觉,“心情很好”。
正说着,一位老奶奶走过来和曲老师熟稔地打起招呼,她是华人社区中心的义工,今年就要过70大寿了,人看起来格外年轻精神。王奶奶告诉记者,自从孙子出生,她就从青岛飞来伦敦带孩子,这一带就走不了了,平时除了接送孩子上学和学习英文外,每周六她都要来华人中心做义工,负责接待工作,时不时还参加一些社区活动,丰富的生活和规律的作息是她保持年轻的秘诀。在办公室内,王奶奶的桌子上堆满各种华文报纸和杂志书籍,在没有访客需要接待时,这些文字就是最好的消遣。
王奶奶办公桌对面的教室里正在教授乐器课,麦老师一边给新到的学生摆桌子、倒茶,一边指点练习中的弟子,气氛轻松温馨。这是麦老师来英的第30个年头,二胡、古筝是他的教授专长。谈到乐器,麦老师感叹说,现代人有了电脑电视等等各种吸引人注意力的产品,很少去全身心投入到乐器的学习中了。30年的异国生活,让来自香港的他对故乡概念也渐渐模糊,当年的异乡渐渐变成如今的家。
时差8小时,这对于许多身处异乡的华人来说,是难以跨越的距离。对于我们采访到的这些同胞来说,奋斗打拼在伦敦并不是留学新鲜的片段,也不是旅游享受的假期,一年年的辛勤和汗水已经汇入他们的血液,让家这个字变得清晰又模糊。无论身在何方,离家多久,过不过年,“春节”是每个华人心中无法忽视的语词,它意味着幸福,热闹,团圆,也述说着惆怅,彷徨和寂寞。它是连着家的那根纤细却有力的红线,是永远牵挂着的情。(田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