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在海外捐资教育的“热”现象与“冷”思考
一腔热情
华人在海外捐资教育,越来越“热”。
近日,香港华人置业集团副主席刘鸣炜向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捐款600万英镑,专项用于资助国王学院的中国研究院(King’s China Institute)。这是该学院有史以来收到的校友个人捐款中金额最高的一笔。
2011年初,中国深圳稀土锂电池发明人钟馨稼,捐款1000万美元给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之后又捐款60万元。该校称“这是有史以来学校获得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2010年,中国留美学生张磊向母校耶鲁大学捐款888万8888美元。这是该校管理学院到当时为止,获得的最大一笔校友捐款。
……
华人在海外捐资教育,如今似乎正成为一种趋势与风潮。不仅捐资数额越来越大,分布范围也越来越广。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2011年华人捐资回报母校的范围可以说是遍及全美,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到纽约罗彻斯特大学等知名学府。
双向评价
华人在海外捐资教育的行为,自然受到接受方的感谢。面对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现状,许多国家都在削减教育经费。2011年,英国政府把对大学的财政预算拨款削减了12%。这使得许多学校面临研发经费不足的问题。华人对学校的捐资,为其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从而促进了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比如,国王学院为了表达对刘鸣炜的感谢之情,决定把中国研究院更名为“刘氏中国研究院”(Lau China Institute)。2008年3月,美国斯坦福大学正式开放环境和能源大楼。此楼以雅虎总裁杨致远夫妇命名,旨在表达对其捐资行为的感谢。
然而,华人在海外的捐资行为,也受到了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双重质疑”与压力。在国内,一些人认为,国内教育的现状也不容乐观,不止是西部贫困山区的孩子面临上学问题,就是各大高校也缺乏足够的科研基金。因此,华人更应该为国内“雪中送炭”。
在国外,华人的捐资行为也遭受舆论质疑,主要表现为对捐资动机的怀疑以及对学术独立性受影响的忧虑。不久前一家音译为“崇华基金会”的组织向剑桥大学捐款370万英镑,以设立一个新的终身教授职位,即遭受到来自英国学校与舆论的质疑。
三重原因
“其实相对于华人向中国高校捐款的数量,华人向海外高校捐款的数量是很少的,”英国布鲁奈尔大学刘芍佳教授在接受《华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同时,华人对海外的捐款,也大多用于弘扬中国文化、促进中外交流。因此,国内对华人捐资的指责欠妥。而国外对学术独立性的担忧,也没有必要。因为学校虽然接受捐资,但他们的基本价值、研究领域并不会改变。
华人慷慨解囊、捐资海外教育背后的深刻原因,也应该被认识和理解。首先,这与华人自身经济地位的提高、生活条件改善有关。不少华人在经过艰苦的历练之后,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积累了不菲的财富。由此,华人的慈善潜力越来越大。
其次,华人之所以愿意捐资教育,与中华文化尊师重教的传统密切相关。获得成功的华人希望表达对母校栽培的感激之情,于是采用捐资的方式回馈母校。“没有学校就没有我”,“所有的捐款,都是有感动”,南加州知名华裔金融理财专家林日升这样解释对母校纽约罗彻斯特大学捐资的原因。
此外,华人捐资海外教育积极回馈社会,也伴随着他们自身理念的改变。伴随着华人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他们理解了回馈社会的意义,体会到乐施好善美德的重要性。因此,无论是对国内还是海外的捐款,都体现了他们不再只顾个体幸福,而是关注群体发展的价值诉求。(赵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