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社展馆面临生存危机 华颂馆惨淡经营关闭
中新网3月19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开设六年的新加坡华颂馆15日突然关闭,经营华颂馆的业者透露,这几年华颂馆惨淡经营,就算去年地铁环线通车后参观者仍寥寥可数,只好趁约满归还给旅游局。如果没有适当经营者接手,华颂馆可能就此走入历史。
耗资780万元建造的华颂馆,坐落于虎豹别墅内,占地0.8公顷,除了展出早期新加坡华人生活点滴,也记载世界各地华侨的故事。它有八个展厅,主题包括各地唐人街、华人妇女、宗乡会馆,以及不同方言籍贯的美食等。展厅通过照片、文物、文字、录影等讲述早期华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
旅游局当初设立华颂馆的时候,原本预计每年能吸引10万游人到来参观。但它16日受询时坦诚,华颂馆每年的参观人数平均只有2500人次,远比预期中来得低。
旅游局旅游景点、美食与零售署长珊德拉说:“目前,我们需要花一点时间来检讨华颂馆的商业模式是否持久可行。我们也可以趁这个机会,探讨如何更好地包装现有内容,以更好地介绍华人在各地侨居的故事。”
经营华颂馆的联通旅游,三年前从新加坡猎奇集团接手时,曾经大量印制宣传单、海报和布条,也主动和学校联系举办增广见闻参观团,甚至尝试把旅游团带到华颂馆,但是这个景点就是热不起来。就算联通旅游把入门票的价格削减一半,从成人八元减低到四元,参观人数仍不见起色。
联通旅游董事杨丽贞说:“许多访客一听到要入门票,掉头就走。他们认为既然来虎豹别墅是免费的,为什么还要另外付钱进入华颂馆?其他旅行团更没有时间,也不愿花钱带旅客进来参观。”
地铁环线只带旺虎豹别墅
去年地铁环线全面通车,联通旅游原本期待会有更多人来,但结果只是带旺了虎豹别墅,华颂馆依旧门前冷落车马稀。
据了解,华颂馆每个月的门票平均收入只有1000多元,根本不足以抵消经营者在维修、水电和员工薪金上的支出。
联通旅游透露,旅游局曾要求它在合约期满之后,继续经营多六个月。但由于它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情况,加上这几年的努力付出都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联通旅游决定不再续约也不会延后退出。
曾经到过华颂馆参观的陈恩荣(42岁),原本还想再来参观一次,却扑了个空。他说:“太可惜了,它有很多先人的事迹,应该流传下去。我本来还打算带家人来的,没想到它已经关了。”
但像陈恩荣这样的参观者毕竟并不多,多数到虎豹别墅的游客,都无意要来参观华颂馆,有些甚至连华颂馆的名字也没听过。10多年没去虎豹别墅的吕贵花(61岁)说:“这里有一个华颂馆吗?我不知道。我来这里主要是看那些雕像,还有十八层地狱,顺便回忆一下以前和家人来的情景。”
另一个游客冯仁和(67岁)也不知道有华颂馆这个地方:“我是带孙子来走走,小孩子喜欢到处乱跑,也不会想去参观什么馆的。”
旅游局表示,正在和一些商业伙伴洽谈,但决定还有待公布。除了换一个经营者和重新包装华颂馆,旅游局也不排除把华颂馆搬到别的地方。
据了解,如果最终找不到适合的经营者,华颂馆也可能就此走入历史,但那却是许多人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其他华社展馆也吸引不到本地客
华颂馆因为乏人问津而面临关闭的厄运,令人不禁关注本地其他华社展馆的情况。但个别展馆有自己的经营模式,不完全靠入门费维持,它们的访客一般都以学生团或外地游客为主,本地参观者普遍缺乏。
新加坡华裔馆是本地一家历史比较悠久的展馆,目前主要进行海内外华人的研究和展出。馆长廖建裕教授指出,由于华裔馆有南洋理工大学的支持,在场地和仪器方面都可以利用大学的设施,因此省却了这方面的开销。再加上本身的基金和社会人士的捐助,经费还不成问题,可以免费对外开放。
他说:“华裔馆每个月的参观人数有2000到2500人次,主要都是学生和一些学者。我们跟学校有很紧密的合作关系,很多学校都会组团来参观学习。”廖建裕透露,虽然华裔馆可以借助大学的资源,但也要筹集经费,否则也很难维持。
另一家牛车水原貌馆的模式就和华颂馆比较相似,同样是由旅游局交给私人经营者管理。原貌馆是一间以早期牛车水居民的生活面貌为主题的展览馆,目前由DUCK & HiPPO经营。虽然成人入门费要10元,但DUCK & HiPPO把原貌馆和它旗下的其他旅游配套捆绑在一起,例如它的巴士、船艇或是其他观光团都可以把原貌馆包括在配套内来进行促销,让它比其他展馆更具优势。
公司通讯部经理黄晓慧说:“如果单单以原貌馆来吸引人来参观是比较有难度的。目前原貌馆的参观者有80%是外地旅客,少部分是本地人。”
由陈嘉庚基金设立的先贤馆也是另一家免费开放给公众的展馆。主要展出陈嘉庚、李光前、陈六使,以及其他先贤的文物和照片。但先贤馆开幕三年,参观者主要还是学生和受邀嘉宾居多,平日比较少公众主动来参观。先贤馆有陈嘉庚基金支持,除非要进行大规模翻新,否则经费一般不成问题。
这些展馆都承载了收藏和保存华社历史的使命,但展馆的内容只有学生团或外地游客感兴趣,一般公众不闻不问。这些投入大量经费,苦心经营的展馆,要避免步上华颂馆后尘,看来还需多方努力。(郑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