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第一座南侨机工纪念标志将竖立在晚晴园
中新网3月22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第一座纪念南侨机工的标志物将在明年2月之前竖起,地点就设在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的花园内。目前,纪念标志的规模、形式和材料都未定,它可能是一座纪念碑、铜像、雕像或是室外艺术品。标志物的最终设计图预计最快在4月底之前出炉。
1939年,二战期间,约3200名南洋华侨青年汽车司机和汽车修理工(简称南侨机工)响应华社领袖陈嘉庚的号召,从新加坡经水路和山路进入中国云南,在逾千公里的滇缅公路上展开了军事物资运输工作,支援中国抗战。
在战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新加坡并没有出现纪念南侨机工的活动,让他们的英勇事迹逐渐被国人遗忘。现在,这段历史重新被追溯,到了明年初,公众只要从亚佛路(Ah Hood Road)的入口进入晚晴园,便可在左侧花园的角落看到纪念南侨机工的标志,重新认识这段历史。
纪念标志物的筹备工作由中华总商会、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会、怡和轩以及陈嘉庚基金联合负责。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高级政务部长傅海燕说:“政府支持这项由中华总商会主导的华社活动,纪念南侨机工的勇气和毅力。我们很高兴,社区里将有属于他们的标志。国家文物局将与晚晴园和中华总商会紧密合作,确保这项由社区主导的项目能成功。”
由四家机构代表组成的工作委员会,12日到晚晴园召开工作会议后取得共识,决定竖立标志物并敲定地点。除了晚晴园,委员会曾考虑中山公园或怡和轩。不过,中华总商会会长张松声指出,怡和轩场地太小,无法容纳标志物,而中山公园属于私人管理地段,不知未来发展,因此委员会最终选定由国家文物局管理的晚晴园。
他相信,晚晴园的专业团队将认真地进行历史研究和整理内容,向公众展示南侨机工的光荣历史。怡和轩主席林清如说:“考虑各种因素后,晚晴园是最好不过的选择。在历史上,南侨机工和晚晴园的主题相同,讲述的都是海外华人在不同时代里为中国发展所做的贡献。”
陈嘉庚基金主席潘国驹教授认为,建立南侨机工标志物并不是一个突破性的发展,而是最符合自然规律的发展。他说:“南侨机工的纪念活动已持续了20多年,建立标志物是应该的,因为那是新加坡抗日史中重要的部分。”
宗乡总会副秘书长方百成说,南侨机工所体现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对竖立标志物一事,宗乡总会乐见其成,也认为通过立碑来纪念这些先贤是义不容辞的事。
晚晴园馆长潘宣辉透露,标志物将不会喧宾夺主,高度一定会比园中的孙中山铜像低。委员会已邀请设计师在本月底提呈各种设计,方便它在下个月的工作会议中确定方案。为了不打扰游客,潘宣辉说:“工程应该会在晚晴园周一休馆时进行。”(沈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