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促华人家庭修家谱 团结国民加强身份认同
中新网7月24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族谱学会鼓励个别家庭修家谱,并把一份修好的家谱交给国家图书馆存档,纳入“新加坡族谱库”,日后可把个别家谱连接起来,形成“新加坡华人姓氏宗谱”。
两年前成立的新加坡族谱学会,本周末将和国家图书馆管理局签署战略伙伴关系谅解备忘录,正式推动本地华人修“新加坡谱系”的工作。宗乡总会原则上支持这一修谱概念,并将号召属下会馆积极配合与响应。
族谱学会主席黄友江说,学会和国家图书馆签署备忘录后,将有几项工作要展开。首先是呼吁个人、会馆或个别机构组织,把所收藏的家谱族谱,或捐或借给图书馆,以丰富国家图书馆的家谱族谱馆藏。
他指出,把家谱族谱捐给图书馆的好处是能得到更妥善照顾,图书馆有专门技术可修复已破损却十分珍贵的古谱,另外也会把这些谱编目,然后开放给专家学者和对族谱感兴趣的公众使用。
新加坡历史短浅 追溯第一代移民不难
不想把族谱捐出来的人,可考虑让国家图书馆把族谱数据化和存档,让后人有迹可寻。黄友江说,过去不少家庭有家谱、族谱,却因收藏不当和年代久远,变得破烂不堪,有的甚至被丢弃,这是非常可惜的事。
除了丰富现有收藏,族谱学会也将鼓励各家庭修属于新加坡篇章的家谱,日后可汇成“新加坡族谱库”。
黄友江强调,新加坡有独特历史机遇,若从莱佛士1819年开埠算起,至今不到200年,充其量只过了三至五代人,现在开始修谱,要追溯到第一代移民尚不太难。
他说,即使不太了解祖辈事迹,资料不全也不要紧。只要先修个骨架,把知道的整理出来,编成简单家谱,日后再慢慢填补。大家也可加照片、录像等,让资料更生动与多姿多彩。不懂中文则可用英文来修,但华人家庭尽可能加上中文名字。
现代家庭都是核心小家庭,黄友江建议同一家庭的兄弟姐妹可联合起来修一部家谱。如果每个家庭能有一人对修谱感兴趣,就有望动员很多家庭来修谱,只要有几十万个家庭参与,结果便很可观。
他说,个别家庭修好家谱后,可把一份交给国家图书馆存档,纳入“新加坡族谱库”。
族谱学会秘书长陈业雄指出,为了方便在日后把个别家谱连接起来,形成“新加坡华人姓氏宗谱”,大家所修的家谱必须有一定规范,例如要有划一的“世袭表”和“族人名册”等,至于名册应包含哪些内容,需要大家讨论和达至共识。学会的初步建议是应有姓名、与老祖宗的关系、性别、出生年代、学历、婚姻状况、联系电话、电邮和地址等。
修谱团结国民 加强身份认同
陈业雄说,个别家庭所修的家谱,能补充血缘公会所修的宗谱和地缘会馆所修的方志。如果再加上“名人志”(社群杰出人物),“艺文志”(例如福建社群的南音团体、潮州社群的潮剧戏班等)和民风习俗等记载,就能更清楚勾画出某个时期的社会面貌。
他认为修谱具有“雪泥鸿爪”的意义,让人们在过眼云烟般的生命中留下一些足迹脚印,供后代追思、缅怀、景仰,也可知道自身的由来。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修一部新加坡谱则有凝聚和团结国民的作用,可加强大家的身份认同感。
族谱学会已经致函给宗乡总会属下200多个会馆,至今已有20多个会馆准备派人出席28日的活动。学会过后会进一步与这些会馆接触,探讨修谱事宜,希望修谱的风气能在会馆的会员间普及开来。(谢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