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女婿获诺贝尔奖 家人门生道秘辛
当地时间10月10日上午,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李嘉诚中心,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医学院分子细胞生理学教授布莱恩·科比尔卡教授与新闻媒体见面。科比尔卡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与美国杜克大学罗伯特J·勒夫科维兹教授分享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图为科比尔卡全家。中新社发 刘丹 摄
中新社旧金山10月10日电 题:华人女婿获诺奖 家人门生道秘辛
中新社记者 刘丹
10月10日半夜2时25分左右响起的电话声,让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分子和细胞生理学系主任布莱恩·科尔比卡教授着实意外,他没有想到自己成为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并与他的导师、杜克大学罗伯特J·莱夫科维茨教授共同分享约114万美元奖金。
上午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李嘉诚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尔比卡与媒体分享他的感受:“刚开始,我一点也不相信,以为打错电话就挂了。好在他们再次打来,5个人在电话里轮流跟我讲话,他们的瑞典口音让我确信是真的。”
科尔比卡和莱夫科维茨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这个科学成果对新药物的发现和已有药物的改进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它能帮助目前市面上40-50%的药物作用靶点,减少药品副作用。
斯坦福第17位诺贝尔得主
科尔比卡是斯坦福大学迄今为止第17位诺贝尔奖得主,也是第3位化学奖获得者。
在同事和家人眼中,科尔比卡安静、害羞、谦逊、不善言辞、为人友善低调。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对电视摄像机、话筒和无数闪光灯、录影机,他有些局促,“我真的不习惯这样,我没想到动静这么大。”
在全场一阵笑声中,科尔比卡把成就归结于“团队合作,集体智慧”。他列出了一连串要感谢的人,包括他的华人太太田东山。“这个奖归属于所有为这项研究付出心血的人们,尽管他们在世界不同地方。”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轩尼诗和医学院主任菲利普·皮佐欧一同出席发布会。皮佐欧称科尔比卡获奖实至名归。“他的研究横跨化学、结构生物学和分子医学,他数十年为之付出心血和精力,耐心和毅力。”
乐于花时间指导门生
在科尔比卡实验室里做了4年博士后的张诚告诉中新社记者,导师对待科学的态度让他获益良多,他更愿意花时间与学生一起做研究讨论,而不是忙于寻找经费或社交。
“他很细心,关心指导每一个学生的研究进展。我们任何时候都可以找他讨论,不需要约时间。因为他,一些看起来不可能做成的研究最后都能完成。”张诚说。
“和学生在一起能让自己保持年轻”,科尔比卡告诉记者,“遇到困难并不可怕,每天我们都面临挑战,静下心来,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女儿男朋友预言成真
科尔比卡的太太田东山、儿子杰森、女儿梅根和男友托尼一起出席新闻发布会。即将做教师的梅根拥抱父亲,泪流满面。“我太高兴了,为你骄傲。”
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田东山说,报喜电话响过之后,全家无法再睡。“我们家的电话快被打爆了,祝贺的、采访的,一直没有停过。”
田东山直言,“我们没去想布莱恩得奖,但女儿男友托尼的预言成真。”
科尔比卡的研究对业界影响深远,他在去年获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托尼不止一次对女友和家人说,“下一个诺贝尔化学奖就是布莱恩。”
华人太太事业伙伴
田东山来自马来西亚,祖籍广东,1972年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求学,遇到同学科尔比卡,两人1978年结婚。科尔比卡先后在耶鲁大学和杜克大学获得学位,1989年全家来到斯坦福大学。“因为只有斯坦福给了我工作机会。”科尔比卡回忆道。
田东山生育了一对儿女后,也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现在在红木城凯撒医院做内科医生。她多次陪同丈夫到中国清华大学,“布莱恩在清华有一个实验室,我是他的翻译。”
爱吃刀削面 会做豉油鸡
田东山眼里,布莱恩是个好好先生。做学生时勤奋好学,成家后顾家帮忙做家务,照顾孩子。
“他非常用功,为了争取奖学金花很多时间学习,被耶鲁大学录取念研究生。”田东山回忆说,在耶鲁和杜克大学时期,他们的孩子相继出生,“他帮我照顾小孩,做家务事。”
“他最爱吃中国的刀削面,我教他做豉油鸡,结果比我做得还好吃。”
夫妇二人上月底刚从清华大学回来,“我们回家第二天,正好过中秋,一起吃从北京带回来的月饼。”
喜欢骑单车跑马拉松
科尔比卡的儿子杰森从达特茅斯学院毕业后在硅谷从事电脑工作,女儿从圣塔克拉拉大学毕业将做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父亲和蔼、耐心,平时喜欢运动,也爱看电影。
“斯坦福附近的路我和太太都骑遍了。”骑自行车是科尔比卡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
儿子杰森补充说,“他很酷,你想不到他爱长跑,我们还一起参加过洛杉矶和圣荷西的马拉松比赛。”
科尔比卡打算把一半奖金给子女,今晚全家一起吃晚饭庆祝。
田东山笑着说,“我们要好好帮他花那笔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