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辱华人是幽默?法杂志抹黑华人遭起诉案1月开庭
中新网12月31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网报道,“如果将‘华人’换成‘黑人’、‘阿拉伯人’或‘犹太人’的话,你就会引发一场全国性的大争辩。”
这是法国周刊《Les Inrockuptibles》杂志引用了一句“法国华裔青年协会”主席萨沙·林的话,作为对其采访的题目。这一题目是意味深长的。在法国,任何涉及“华人”或“中国人”的话题,都令人吃惊地“开放”。对中国人、华人和华裔社团说任何羞辱的话都是允许的,都是“幽默”,都是“政治正确”的。
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法国名牌香水大老板让-保罗·盖尔兰在一次电视采访中顺口用“黑鬼”(nègre)来形容非洲人,结果被告上法庭,罚款6000欧元,而且全球黑人社团发起抵制其品牌香水的运动,最终迫使其郑重道歉。而一位幽默演员在他的节目中公然反复使用“中国佬”(Chinetoque,一个明确对华人的贬义称呼)来形容华人,却照旧可以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因为这是幽默,是高雅……其结果就是对中国人和华人、华裔的种族(或某种排华)歧视可以大行其道而不受任何惩罚。
对这一现象疑惑不解的法国人还曾专门在论坛里讨论过,为什么说中国人是“中国佬”不受法律制裁。讨论的结果是:因为“中国人谦卑,不像阿拉伯人或黑人那么骄傲,因而从来不诉诸法律……”
不过,这一次情况正在出现变化。萨沙·林是针对法国新闻周刊《观点》杂志在今年8月23日刊登的一篇题为“中国人使用诡计大获成功”的文章而说出上述这番话的。因为在萨沙·林和“法国华裔青年协会”看来,《观点》杂志的这篇文章以偏概全,使用了“黑帮”、“妓女”等明显的贬义词来形容生活在法国的华裔社团,是明显的种族歧视,因而请法国“SOS种族主义协会”出面对《观点》杂志提出起诉。(法国法律规定,要提出法律诉讼的协会必须成立五年以上。“法国华裔青年协会”成立于2009年,年限不够,因而委托“SOS种族主义协会”代理。)
对中国人、华人和华裔的种族歧视是否存在,已经不需要争辩。也许用“种族歧视”这个词重了一点,很多有正义感的法国人不接受这种指责。但某种对中国人的潜意识里的蔑视,是确实存在的。一提及华人,经常就是与“吃狗”、“做假货”、“洗钱”、“只知干活不知生活”等负面形象联系在一起。生活在法国的华人或多或少都曾遇到过这种歧视性的不公对待,敏感、自尊的中国人甚至只需要来法国几天就能感觉到这种特殊的、针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长年生活在法国的华人、华裔对他们遭到的歧视性不公对待就更是有切肤之痛。
特别应该提及的是,如果说这种歧视在某些法国族群里还仅仅是一种思想和感情上的歧视的话,在另外一些族群或社会阶层那里,这种歧视往往会转变成对华人、华裔和中国人的直接攻击,包括偷窃、抢劫等犯罪活动。在著名的圣德尼斯市的一条华人商业街上,几乎每一家华人店铺都曾遭到过持械上门抢劫。这早已不是“新闻”。正因为对华人的歧视往往会演变成对华人人身的直接攻击,所以巴黎美丽城的华人才连续两年进行游行示威,抗议针对华人的犯罪行为。
事实上,针对华人的种族歧视往往被打上“政治正确”的旗号。借口中国不是西方标准意义上的民主国家,因此便可以对中国人大行种族歧视之道而不受惩罚,是今天在法国盛行针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的特征。这一点甚至法国左翼政治家让-吕克·梅朗松也早已觉察到。
文艺作品中对中国人、华人和华裔同样存在着明显的种族歧视现象。很少有人意识到,在很多涉华电影中,华人社团经常被描述成黑社会。
所有在前几年到法国来的人都知道,在巴黎机场,只有来自中国的航班、来自中国的旅客,在飞机门口就必须接受护照检查,于是中国旅客出机场的时间特别长。最终是在中国政府的反复强烈抗议之下,这一规定才被取消。很多赴法旅游的中国人还有这样一种经验:在回国后被旅行社直接拉往法国驻华使领馆“验明正身”,以表明由法国驻华使领馆发出签证的赴法游客没有滞留法国不归。
应该理解,第一代来法华人往往因语言不通,或生存压力,同时也不懂得如何使用法律手段捍卫自己的尊严。因此在法国攻击中国、中国人和华人是不会受到任何惩罚的。但在法国并非没有地位高、进入主流社会的华人。奇怪的是,他们也很少挺身而出,为自己的族裔说几句公道话。这种奇怪的现象与其他裔族人的团结、抱团形成鲜明对比。
但今天出生在法国的第二、第三代华人、华裔已经不再接受这种现象。这就出现了“法国华裔青年协会”起诉《观点》杂志的现象。目前已经确定将在2013年1月24日开庭调查。(郑若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