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商畅谈“中国梦”:见证祖国强盛之路
记者在印尼、德国、巴西采访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阐述在当地华侨华人中引起强烈共鸣,一些华商感触尤为深刻,他们在海外从商过程中亲身体验了中国商品从“价廉”到“质优”的艰难蜕变之路,也感受到外国政府和企业对中国市场和投资日益依赖和重视。
“印尼95%的电站用的都是中国设备”
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商家轩上世纪90年代初来到印尼打拼,主业是电站工程建设和钢材贸易。对于祖国的迅猛发展,商家轩在做生意的经历中深有体会。
商家轩告诉记者,1995年,他到印尼推销天津产的无缝钢管,石油公司的采购经理一听是中国产的立刻回绝,表示他们只用日本住友公司生产的世界最好的无缝钢管,“而现在他们70%的无缝钢管都用中国产的”。
“20年前,你白送电站设备给印尼,对方都不一定要。现在印尼95%的电站用的都是中国设备。”商家轩说,“在印尼电力行业,其他国家现在很难跟中国竞争。”
商家轩每年回国一两趟,他说“每年都会看到不一样的变化”。有一次,他带着客户去内蒙古参观电站,一位印尼发电公司的总裁一出机场看到内蒙古的高速公路非常惊讶。
“中国市场重要地位成就我的事业”
身在德国的孟宙在10多年从商生涯中也体会到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分量与日俱增。孟宙1988年赴德国留学,之后在德国科隆市成立公司从事中德经贸文化交流的咨询业务。
由于从事两国文化交流,孟宙频繁往来于中德之间。在她看来,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没有梦想就会失去奋斗目标,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在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是给海内外的中华儿女指明了奋斗方向。”
2008年时任科隆市长任命孟宙为“科隆经济大使”。她说:“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科隆政府对我的器重,恰恰说明了中国市场的重要和中国的强大。祖国的强盛对我们每个人的发展影响太大了。”
科隆市政府2005年发起“中国攻势”项目,孟宙被聘为中国事务顾问,一系列精心组织的活动成功地将科隆的招商优惠政策和发展优势介绍给中国企业家们。项目结束后,科隆所在的北威州对华贸易金额迅速提升,包括华为、三一重工等中国大型企业纷纷在此落户。
科隆市长罗特斯2010年率领庞大的经济和文化代表团参加上海世博会。在官方活动之余,孟宙特意给市长安排了一次“微服私访”,一大早在黄浦江边进行10公里长跑,然后挤地铁、钻里弄、与“的哥”闲聊。
罗特斯事后对记者说,这些深入鲜活的体验打破了他许多先入为主关于中国的印象,他说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认识一个国家。他决心大力推进科隆各界与中国的交流,让更多德国人了解中国这个遥远的国度。
孟宙说,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比较片面,很多德国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就停留在媒体报道的层面。破除这种先入为主的负面印象非一朝一夕之功,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无疑是见效最快的办法。
2012年是科隆的“中国年”,科隆共举办了150多场关于中国的演出、展览等活动,反响十分热烈。罗特斯说,“这些活动让科隆人认识了中国,让中国人成为科隆的朋友”。
“中国小商品在巴西走上品牌之路”
里约热内卢著名华商、侨领尹楚平对“中国梦”感触颇深。他说:“当我第一次听习近平总书记说起‘中国梦’,觉得真是说出了我们海外华人的心里话。这是对中华民族共同追求的高度概括。”
尹楚平1963年出生于浙江青田,22岁开始只身闯荡巴西。他在巴西以小商品零售起家,在上世纪90年代创办自己的进出口公司,主营国际日用品贸易。在事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尹楚平投身侨团工作,逐步成为里约热内卢当地知名侨领,现任巴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作为早年“走出去”闯荡的一代人,尹楚平对祖国发生的巨大变迁感受尤其深刻。他说,1985年他一句外语不懂就独自来到巴西。几乎所有当地人都把他当成日本人,因为那个年代在巴西没几个人知道中国。“现在祖国发展振兴了,在海外的影响力大大提高,中国人在外也有了底气。”
尹楚平至今还记得在海外漂泊9年后第一次回国,抵达北京机场再次听到熟悉的普通话时,那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令他终生难忘。“祖国就是祖国,这是永远变不了的。”
改革开放初期来到巴西的那一代中国人,大多以经营小商品和餐饮起家,不仅与高端产业无缘,而且价格低廉的中国产小商品常常面临有关质量问题和侵犯知识产权的官司。
尹楚平说,在他从事的跨国日用品贸易行业,如今基本形成“质量是生命、自有品牌是出路”的共识。大家摒弃了“做一锤子买卖”的短视行为,从源头抓产品质量、杜绝冒牌和伪劣产品。在这些年的不懈努力下,巴西当地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印象已经有所改观。他说:“海外华侨华人做好分内之事,多争光、少抹黑,就是实现‘中国梦’最基本的要求。”(据新华社电 记者周檬 余谦梁 徐然 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