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兴义诊建消防修校舍 华人公益惠及菲律宾百万人(2)

2013年05月14日 08:5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华人消防建队各族群受益

  最初,组建志愿消防队的目的是保护华侨自身利益,但他们不忍目睹其他族群受火患之苦,于是不管是菲人还是华人,只要有火灾都去救。在当地贫民窟的火灾现场,先到场的往往是华人志愿消防队。久而久之,菲华志援消防队也成为菲华融合的先锋。庄文成曾撰文评价:“今天,华人能够在政治、经济、学术领域上,与菲律宾土著平起平坐,与老一辈呕心沥血、推己及人,关心社会,通过‘华人三宝’等平台做出应有努力分不开。” 菲国天气酷热,夏季是火灾易发季节,有时一天发生十数起火灾,令24小时值勤的消防员应接不暇。这么多年来,曾有张昭明、陈伟杰等7名优秀的消防员牺牲在火场。华人们还发动募捐,成立福利基金资助这些勇士的家属。菲华志愿消防总会副会长李正中说,消防员有专职队员和兼职队员。兼职队员不管在哪里工作,接到出火警任务时跟华人老板说一声就可以离开。早期的志愿者都是华人,现在也有一些其他族群人士参与。自1993年起,该会即开始每年定期举行消防员竞技赛会,提高队员的素质。

  中央控制室实时接警调配

  记者参观总会控制台时了解到,群众一旦发现火灾,可以拨打专门电话到这里,控制台再指挥离火场最近的消防队,根据火势决定是否要支援。有时,在一个火场,几十部华人的消防车都能及时到达,比政府消防队还迅速。消防总会副会长李伟青博士,1978年就参加了志愿消防队。他介绍,消防队平时驻扎在各区,有火警时由中央控制室调度。总会每年参与几百宗救火行动,天气最热的时候甚至一天出动了十几次,而记者在菲采访当天,他们就出动5次。记者还见到几名年轻消防员。33岁的陈中华已有10多年的消防经验。这位第四代华人、摄影师说,消防总队队员年龄在20岁至50岁,因为消防是一项专业工作,需要有经验和技术的领头人。 “为什么参加这么危险的组织?” 陈中华说:“我们喜欢帮助别人,也以此为荣。我的家人都很支持。”

  27年——穷人第一颗药来自华社

  “阿婆,你等等啊。”接诊处的姑娘温柔地对一名老太太说,并给她递上一瓶水。老人笑咪咪着拿出面包吃起来。义诊中心行政主任吴子文介绍说,来这里就诊的不少菲律宾人告诉他,“这辈子第一颗药是华社给的”。呼吸科专家高振东是义诊中心的医务主任。他告诉我们,中心设内外科、中医科、牙科、妇科、眼科、心电图和X光检查及药房等,还有营养专家的咨询,病人90%以上是菲律宾土著族群。

  华人医学大腕组义诊中心高振东博士——马尼拉崇文医院内科专家、陈祖从博士——马尼拉远东医学院精神科主任、吴子文教——菲律宾中医师公会理事长……这些菲律宾医务界的华裔“大腕”们都是义诊中心的骨干成员,而且已经服务了27年。迄今为止,中心已举行过1259次义诊,57.7万人次受益。陈博士给了记者许多数据:菲律宾全国有八成以上人口被划入贫困线,每天平均收入不到2美元,48%的人家不通电,60%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60%的人无钱就医,每年有80万儿童死于本来可以医治的疾病。过去,华人区附近住满菲律宾贫民,义诊中心即肇始于此。它首先由热心的华人针灸师发起,在1986年8月正式成立,数以百计的华人医护和志愿者自愿放弃每周的休息时间为贫穷者服务,27年来从未间断。 “边远地区的民众无法前来就医,我们还会每月组织一次巡诊。”陈博士说,此外,他还在7年前成立了一个改善民众医疗条件的NGO组织,组织专家到各地培训。

  资助贫重病人得到救治

  除了个别贫困的志愿者可以领到一点交通费之外,义诊中心医护人员交通费和餐费都是自付。对于义诊中心没条件救治的病人,在专人调查后,委员会会开会决定资助其最高5万比索进行重病救助。中心曾救治过一名14岁的少女Joann Bagaporo。Joann由于先天营养不良,出生后患心脏衰竭症,随时都可能心衰骤死。但家庭贫困,她只能无助地等待。根据医生的报告,如果安装上一副心脏助博器,她就可过上正常的生活。而这种设备要15万比索,手续费和后续医疗费也要很多钱。除了收到的捐助,当时还有10万比索的缺口。为此,义诊中心开会商议是否救助。有人担心一旦开此先例,类似病例都会找上门来。最终,本着扶危救急的精神,大家还是同意救治Joann。一周后,手术成功。 “义将人病作己病,诊得他生是我生。”曾长期任行政主任的陈剑锋如是说。

  记者手记三宝“刀”不老 贵在制度建设

  10年前,义诊大厦落成时,时任行政主任陈剑峰说:“我在义诊中心工作19年了,见证了善长仁翁的无私大爱。由于时代变迁,西方重物质轻道德的价值观影响,华人新生代会否继承公益传统?我担心的是,每当一位老人逝世,慈善机构即断了一条财源。因此老早我就强调,筹捐一笔义诊基金是刻不容缓的。” 不得不说,菲华“三宝”的历任带头人,对于制度化华社这几大公益项目早有远见卓识。首先,他们确立了一项较为稳定的筹资渠道。菲华商联总会规定每一届理事会(两年)要建校舍500座,其中理事长每任最少要捐建12座,副理事长则起码捐建8座。而消防总会每届(两年)中所募集的捐款约为300万元人民币。所有负责人和志愿者都不拿一分报酬。其次,他们都极具预见性地自建了永久建筑。如义诊中心在多方努力后,马尼拉政府批了一块地。随后,他们发起建楼募捐,一年内出乎意料地收到5200万比索。扣除建楼费用,中心马上成立义诊基金会。此外,志愿消防总队也建有自己的大楼。第三,他们力求组织合法地位。义诊中心是菲律宾各义诊单位中唯一向菲社会福利与发展部注册、作为该部属下之民间慈善机构获得执照,并与该部常有合作。制度上,义诊中心主要由华社8个团体主持,提供经济支持的6个社团不直接介入日常运作,另外两个医学团体——马尼拉华人区西医志愿学会与菲华中医针灸推拿学会负责招募医护人员和进行具体医疗工作。基金会则由每个社团派出3人,组成专门委员会监管。吴子文教授斩钉截铁地说:“热心人士所捐的每一分钱,都用于买药和交水电,经得起任何审查。” 志愿消防总队财务制度与义诊中心类似。为让“三宝”可持续发展下去,组织者用心良苦,力避敏感领域。有一次,义诊中心运载两大货车药物和救济品到郊区义诊,却被某官员的警卫拦下,要求以该官员的名义向穷人发放药品。当时因有媒体记者的介入,该官员只得退出。此后,义诊中心规定,政府选举前6个月不出诊和赈济,避免引起政治争议或被政客利用。(林亚茗 林旭娜 沈卫红)

【编辑:王海波】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