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合中国客需求 新加坡中餐馆包间文化悄然趋旺
中新网7月15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一些中餐馆业者受访时说,本地餐馆包间的需求近五年有所增加,来自中国的顾客较喜欢在包间内用餐,以及新加坡人总体消费实力提升,是包间需求上升的主要原因。但也有餐馆因为自己的定位,没有对包间特别重视,现阶段不考虑为餐馆设立更多包间。包间除了为食客提供舒适的空间,也是餐饮文化的一种表现,随着包间数量的上升,本地的餐饮文化是否也有了改变?
餐馆包间是亚洲餐饮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较高档的中式、日式或韩式餐馆,似乎都拥有这个共同点,与高档西餐馆不设包间的惯例截然不同。
四年前来新工作的中国天津人魏春辉(42岁,文化商人)认为,中餐馆会出现包间,主要与餐馆嘈杂声有关。他说:“人们在西餐馆用餐时会有意识的小声讲话,因此不需要一个更安静的地方,也就不需要额外的包间。
“不管是在中国或新加坡,中餐馆的大厅通常很大很吵,所以我和朋友相约吃中餐时,比较喜欢在包间里吃,那里比较安静,可以放松地聊天,也不用关注餐馆其他人的感受。”
除了为食客提供舒适的空间,魏春辉认为包间也是餐饮文化的一种表现。他说:“不同的包间有不同的布置和主题,可以是陶冶雅致的地方。譬如,如果聚餐的朋友有某种共同兴趣,我就会尝试预定一个符合这个兴趣的餐馆包间。”
他举例说,中国一线大城市如北京和天津的高档餐馆会有不同的主题,譬如把石头博物馆引进餐馆,让顾客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文化。
来新四年,魏春辉发现本地的餐馆包间有所增加,一些餐馆原本没有包间,后来增设了一两个,甚至三四个。他说:“不过总的来说,新加坡餐馆包间相对较少,本地店面租金昂贵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
魏春辉认为,本地餐馆的包间相对比较平淡,没有太多文化特色,这点有待加强。他说:“本地餐馆应该寻找自己的定位,包间不用刻意走中国餐馆那样的豪华路线,可以走文化性强的路线,因为新加坡是个文化交汇的地方。”
在中国,一些高档餐馆的包间设有洗手间,针对这一点,魏春辉说:“新加坡餐馆包间不需要洗手间,这肯定会提高餐馆成本,我不希望这些成本转嫁给我们消费者。”
来自中国的顾客较喜欢用包间
大部分受访中餐馆业者都说,餐馆包间的需求在近五年有增加,包间数量也随着上升。
位于乌节路的金湖海鲜酒家共设6个包间,每间可容纳8至12名食客。餐馆总经理何健峰(55岁)说:“我们原本设有包间,但两家赌场在2010年开业之后,包间的需求相对较大,有些顾客如果订不到包间就不来光顾。”
他也注意到,来自中国的顾客较喜欢在包间内用餐,不过新加坡人总体消费实力提升,是本地餐馆包间数量和需求上升最主要的原因。何健峰说:“我们的包间最低消费是每人100元,一个包间最低消费是800元,就算只有4人也是这个价格。”
金湖以出色酒单闻名,餐馆的包间常常被订满,这与顾客喜欢在包间内享用美酒有密切关系。何健峰说:“我们其中一个包间里就有酒室,让顾客能在里面直接享用红酒。”
餐馆增加包间 迎合顾客需求
华厦中心(OCBC Centre)的桃苑酒楼今年4月进行装修工程,餐馆一个月后重新开张,包间数字从原本的4个增至11个,新装修的包间具灵活度,中间的隔墙可以拉开,让包间按顾客需求变大或变小。
桃苑总经理陈彩凤(55岁)和何琼华(59岁)受访时说,增添包间主要是顾客对包间的需求上升,顾客有本地人,也有新移民。
陈彩凤说:“作为业者,我们通常很谨慎地决定餐馆的布局,因为餐馆面积是寸地黄金。我们看到包间需求上升,所以就增添包间,以满足需求。”
用包间为父母庆祝生日
桃苑酒楼属下9家餐馆,5家属于高级餐馆,其余是拉面馆或家庭式餐馆,所有餐馆都设有包间。
陈彩凤说:“以桃苑本身的惯例,包间多寡要看餐馆本身的面积,如果是2000平方英尺的小型餐馆,大概有2个包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每次我们扩大,就会增添额外的包间。”
她指出,新加坡是一个亲家庭的城市,家庭聚餐在中华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如果子女在餐馆为父母庆祝生日,很多时候都会选择使用包间,因此餐馆包间有很大的潜力。
一些中国高档餐馆只有包间,而没有大厅。陈彩凤认为,新加坡餐馆可以考虑走只有包间的路线,但这只适合小众市场,而不适合大规模经营。
她说:“这要考虑到新加坡店面的租金高昂,还要考虑到服务人员的安排。一个包间的10名客人需要至少2名服务人员,一名驻守在房内,一名负责端菜。这对人手的需求是很高的,在大厅里2名服务人员可以服务30至50名客人。”
“餐馆只有包间的概念,在新加坡还是可行的,譬如一家只有5个包间的餐馆,每个饮食时段只供5组客人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