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韩国最大唐人街:以食为主 以史为傲(组图)(2)
中华美食文化的传承——炸酱面博物馆
在炸酱面博物馆门口,记者抬眼便看到了写有“共和春”三个大字的牌匾。记者下意识的抿了抿嘴,仿佛共和春炸酱面的余香在口中还没有散去。
博物馆共有两层,设有专题展览室、遗物收藏库、学艺堂和资料室。博物馆一楼内的展厅通过各种人物模型展现了韩国上世纪60年代炸酱面馆的厨房。游客还能通过大屏幕了解到“共和春”面馆的历史与炸酱面的烹饪方法。
二楼展厅内的桌椅和墙上的价格表,把这里装扮成了一个最为典型的炸酱面馆。特别是全家围坐在一起吃炸酱面的人物模型,再现了韩国过去的生活场景,不仅体现了炸酱面在韩国“亲民”的一面,也表明炸酱面已经成为韩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据博物馆一名韩国工作人员介绍,自韩中两国建交后,除本国游客外,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外国游客逐渐增多,另有不少志愿者和学生前来支援馆内业务。共和春博物馆如今不仅成为中国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传承华侨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纽带。
走出博物馆,一阵阵熟悉的欢呼声吸引了记者。走近一瞧,原来是一支由彩车组成的嘉年华游行队伍。据了解,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仁川市学生志愿者都会来到这里,伴着喜庆的中国传统音乐,与游人互动,扮靓中华街。
文化的桥梁——韩中文化馆
记者跟着游行队伍来到韩中文化馆前,这是一座高大的中国宫殿式建筑。走进一楼大厅,便是为韩中知名画家及艺术家提供交流机会的企划展览室。在这里,每年都会举办韩中两国多种多样的绘画、雕刻及书法等展览,深受游客们的欢迎。
馆内活动负责人金锡源得知记者是专程来采访的,显得非常热情。他表示,韩中文化馆每年都会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因此,两国的许多城市都保持着频繁的往来。“韩中文化馆自建成后,不仅为韩国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的平台,也为向中国宣传韩国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户。”
记者发现,馆内每层楼,甚至是每个展厅均安排有讲解员。来到二楼,中国味显得更浓了,这里陈列着与中国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众多展品和摄影资料。三楼则设有友好城市宣传馆,详细介绍了大连、青岛、威海、杭州等中国友好城市的特产,包括陶瓷及手工艺品。现场一位资深讲解员介绍道,作为韩中友好关系的象征,展馆每年都会与这些友好城市交换新展品。
四楼的演出大厅为游客提供了近距离接触中国传统艺术的空间,这里每年都会举行各种公益演出。当天演出的节目是《田禹治》,该剧改编自韩国古典小说《田禹治传》,曾多次出现在韩国的影视作品中,是韩国民众熟知的“救国英雄人物”。现场有不少外国游客,以及带领小孩的家长,正在翘首以待。
离开韩中文化馆后,记者穿过第二座牌楼“仁华门”,在树荫下擦汗休息时,碰上了几位来自马来西亚的游客,他们愉快地与记者分享了所见所闻。顺着他们的指示,记者来到了位于仁川华侨协会旁边的仁川市华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