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名华商建言社会慈善:不以金钱为衡量标准
中新社成都9月25日电 (记者 徐杨祎)“不是有钱才能做慈善,有的人没钱,但你在帮助其他人解决困难也算慈善。”怡海置业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琳达25日下午在“华商与社会慈善事业论坛”表示,她希望社会不要把金钱作为衡量慈善的标准。
以“华商做慈善”为主题的“华商与社会慈善事业论坛”是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吸引了百余名致力于慈善事业的海内外华商参与,他们对当前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及华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汶川特大地震后,已扎根内陆25年的王琳达率怡海集团先后捐资170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用于北川中学重建,后来她成为北川中学永久荣誉校长。5年来,王琳达仍心系灾区学生,不时前往看望,并组织北京的优秀教师赴北川中学支教。对于慈善,王琳达说,“只要是在帮助别人,就是慈善,哪怕是一个眼神、一句话或者拍拍肩膀。”
而在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看来,慈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内容,与人为善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格。这位自1983年开始行善的企业家,从最初的2000元捐款到市值35.49亿元的3亿股公司股票,慈善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做慈善最重要的是不能想着让别人知道,要考虑到受助人的心理,不要以为捐了钱别人就非得感谢你。”曹德旺笑着说,如果没有受助人,很多人想做好事都没有机会,“因此我们反而要感谢他们,而且财施不过是小善而已。”
长期以来,不少民众认为只有“有钱人”才能参与慈善。对此,香港名城企业集团董事局主席俞培俤认为,普通人关注慈善,影响身边的人参与其中也应看做慈善的一种形式。
新加坡籍华商赵涛的答案则更为直接,“没有钱,献出时间做义工也是参与慈善事业。”赵涛说,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所能为社会付出的形式和内容也就不相同,“金钱并不是衡量慈善的标准,只要是在发善心的时候帮助别人,并不求回报,就是善举。”
对于未来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赵涛希望能有更规范的慈善方面的法律法规,并逐渐和国际接轨。“也希望社会能够更包容一点,不要有人一做慈善就批评声四起。”(完)
专题: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