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赴澳华裔新移民挑战高层次职业 “菜鸟”趣事多

2013年11月06日 11:21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2005年通过独立技术移民申请赴澳的唐晓冬显然不会选择去种菜——毕业于中南工大外贸专业,赴澳前已在上海“零贷款”拥有了一套房子,唐晓冬夫妇代表着新世纪中国向澳洲技术移民的主流:青壮年、教育程度高、工作经验足、语言过关,或因渴望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或因追求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放弃国内高薪职位移民。

  与1957年来澳的“钟荣一代”们限于能力,普遍从事餐饮、洗衣、种菜、建筑等底层工作不同,“唐晓冬”们正赴澳从事着工程师、警察、会计、医生等多元而更高层次的职业。

  移民澳洲之时,唐晓冬夫妇已经在上海“零贷款”拥有了一套房子。1973年出生的唐晓冬毕业于中南工大外贸专业后,先后在广州和上海停留, 因为“不了解自己”,寻求“多换工作多体会”的他,涉足过总裁助理、木材销售、贺卡销售等不同工作。唐晓冬的妻子则在上海一所学院任教,两人的生活舒适安逸,“无忧无虑,整天去参加各种聚会和派对”。

  想趁年轻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唐晓冬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申请了澳洲技术移民。2005年,唐晓冬夫妇取得了永久居民身份,奔赴澳洲开展新的尝试。他们先以墨尔本为中心,在澳洲南部游玩体验了3个月,后来受熟人所托北上布里斯本管理外卖盒子的生产销售。虽然生意只撑了1年,唐晓冬一家却在布里斯本留了下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唐晓冬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终生的事业目标。

  入行:为警局当志愿者

  一次,唐晓冬丢了钱包,后来接到了警察局的电话让他去领钱包。在警察局里,他遇到“警民联络专员”王小姐,并被发展为警察局的志愿者。

  在当志愿者的两三年实践中,唐晓冬对澳洲的警察工作有了真实的了解,在他心中深藏多年的儿时“警察梦”也被重新激起。

  当志愿者两年半后,唐晓冬着手申请入读警校。经过庞杂的申请审核程序、一次失败的面试、不足为外人道的严酷警校训练后,唐晓冬实现了目标,开始了警察生涯。从最初1年的实习警察,到完成了3年的基层警局规定任职,唐晓冬对“以警察为终身职业”已抱有更强的信念。

  工作磨炼:“菜鸟”趣事多

  回想起自己的“菜鸟”生涯,这位性格爽朗的东北汉子能让每位听众笑翻:在悬崖边飞身扑救醉酒精神病女子,被上司批评得“一脸狗血”,从此深刻体会到“警察的生命第一位”的外国警察文化;把“大块头”肇事车主教育得痛哭流涕的“得意时刻”;不慎被吸毒女孩吐痰并用皮包击伤面部的“丢人事迹”……

  如今,在完成了3年规定任职后,唐晓冬已通过审核进入了犯罪鉴证部门,目前正在布里斯本警察总部进行相关培训。拍摄、取证、各种化学溶液、血液分析、辨认尸体……全新的领域里有太多陌生的知识需要学习,但唐晓冬对此充满了好奇与热情,“我喜欢研究细节。我的野心是成为李昌钰(国际知名刑事鉴识专家)那样的人,不需要像他那么出名,但一定要成为鉴证专家。”唐晓冬说,他的目标很坚定。

  文化差异鸿沟很难跨越

  唐晓冬想换一种生活方式,从上海移民布里斯本的冷气工程师柏志伟向往的是更优质的生活环境和社会保障。年收入9万澳币,买了房子,一家4口生活安定,“车子丢了,房屋失窃,不用担心,有保险;空气质量好,食品安全……”柏志伟对自己的生活挺满足。

  聊起国内同学和老同事事业突飞猛进,柏志伟虽说不羡慕,但记者还是感受到了那么一点点的“落差”,“回去一看,大家的头衔基本都‘冲出亚洲了’,都是‘亚太区总经理’之类的。”

  柏志伟出国前在上海某设计院任职,上司已明确说自己一调走,位置就是他的,所以同事们都对他的出国选择十分不解。如今,同学同事纷纷“高升”, 而他还是一名冷气工程师,从一开始甘愿“不拿工资”试工,到换了几次工作,才安稳下来。两相比较,支撑自己选择的,柏志伟说,是一种“为自己而生活”的价值理念。

  “在澳洲生活久了,心理也渐渐平衡了。国内的朋友事业发展空间大,但也活得很累,为保持目前水平或取得更大进步必须时刻绷紧神经,整天加班。而我有时间享受生活,有时间陪孩子家人。”柏志伟说他一直在给自己做“减法”,说服自己放弃追求“无谓的东西”。

  个人价值追求见仁见智,但文化差异和文化认同是他们这代技术移民很难跨越的一道鸿沟——由于语言上、文化上的差异,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当地社会,交往圈子也往往是背景相似的华人。

  “洋同事和你聊橄榄球,你觉得没意思,和他们说中秋节什么的,他们也不感兴趣。”柏志伟说,像他们这样40岁左右的移民还是更认同中国的文化。对微博、微信,他们无一不熟,对中国发生的事无巨细的网闻,他们比国内人还关注。

  “看到网上那些不平的事情很生气,但外国人总以他们的老观念批评中国,我们也不接受。”柏志伟说。

  真正的融入或要等到下一代——在唐晓冬和柏志伟几家人的家庭聚会上,一群中国面孔的孩子吵吵闹闹玩在一起,相互叽里呱啦地说着英语——属于他们的,是移民父母无法预见的未来。

【编辑:南若然】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