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在日华人劳动者首破30万增势明显 三成从事制造业

2014年03月10日 09: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3月10日电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最新《外国人雇佣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0月末,在日外国籍劳动者人数达到717,504人,创2007年始统计以来最高纪录。其中,中国籍劳动者最多,达到303,886人,占在日外国劳动者总数的42.4%。

  从日本企业雇用外籍劳动者的在留资格来看,就劳无限制的“永住者”、“日本人配偶者等”、“永住者配偶者等”、“定住者”占全体的44.4%,为31万8788人;“专门、技术领域(技术、国际业务·人文知识)”的就劳者为13万2571人,“技能实习”的就劳者为13万6608人,“特定活动”的就劳者为7735人,“留学”的资格外活动为102,534人,“其他”的资格外活动为16,765人。

  华人重返增势

  统计显示,2013年在日中国籍劳动者人数较上一年增加7498人,这是东日本大地震后该数字首次出现增长。2011年震灾发生后,许多华人或选择回国,或取消留学计划,2012年中国人劳动者人数为29万6388人,较上一年减少811人,出现该数字统计以来首次减少。

  虽然在日中国籍劳动者人数重现增势,但增势依然疲弱。在2009年中国籍劳动者人数同比增长约3.9万人,2010年同比增长约3.8万人。

  华人“稳定层”增势明显

  中国籍劳动者中,拥有“技能实习”资格的就劳者最多,为96,622人;其次是“留学”的资格外活动者,为69,781人;拥有“永住者”、“日本人配偶者等”、“永住者配偶者等”、“定住者”资格的劳动者,为65,068人;拥有“专门、技术领域”资格的就劳者为57,633人;“特定活动”在留资格的就劳者为1952人;拥有“其他”资格的就劳者为12,820人。

  从中国籍就劳资格来看,拥有“永住者”、“永住者配偶者等”资格的人增势明显,分别比上年增加了4609人和483人。这说明此前拥有“专门、技术领域”资格的就劳者生活趋于稳定,许多人达到了“永住”条件。

  华人增势后劲不足

  在经济出现复苏的形势下,日本采取措施持续接收具有专业技能的外国劳动者和留学生,促使外国劳动者人数增加。从国籍来看,中国劳动者最多,依次是来自巴西、菲律宾、越南的劳动者。

  但从数字来看,中国籍劳动者增势“后劲不足”。2013年,中国籍劳动者人数同比增幅仅为2.5%,而越南人增幅高达39.9%,增加10,709人。

  统计显示,持“留学”的资格外活动的中国籍数增幅较小,同比增加1372人。而越南籍同比增加了5762人。这说明受日本经济不振及中日关系恶化影响,日本对中国学生来说魅力不及从前。

  而去年持“留学”的资格外活动的外国人总人数增幅明显,达到102,534人,同比增加11.8%。据分析,这是因为受到日企向越南进军领域扩大和越南政府积极向海外输送留学生影响,在日越南籍留学生人数增加。

  日语教育振兴协会调查显示,从2012年10月开始,日本政府面向在日语学校学习1年的越南籍学生发放的签证数为9018件,激增至去年的约5倍。目前,日本日语学校新入学的越南籍留学生与在读学生人数累计已突破1万人,约占全体外国留学生的四分之一。

  三成中国籍劳动者从事制造业

  在日中国籍劳动者在制造业中最多,有105,205人,占在日中国人劳动者的34.6%。此外,中国人较为集中的行业还有旅馆、饮食服务业,为53,971,占17.8%;批发•零售业为47,239人,占15.5%;派遣业为4万1082人,占13.5%。

  而G8等发达国家的在日劳动者,从事“教育、学习支援”业的人比例高达45.5%。中国籍劳动者在该项的比例仅为3.8%。

  东京外国劳动者增加一成

  从雇用外籍劳动者的就业地区来看,在东京都就业的劳动者最多,达195,742人;其次是爱知县,为78,547人;第三位是神奈川县42,141人;其后依次为,大阪府、静冈县、埼玉县、千叶县、茨城县。另外,最少的地区是青森县,只有1299人。

  统计显示,外国籍劳动者最多的5都府县有4个地区人数同比增加,其中东京都增势最猛,同比增加10.6%。数字还显示,去年东京都有33,389家企业雇佣外国人,同比增长6.4%。(孙辉)

【编辑:南若然】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