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印尼华裔参政者需重视友族诉求
中新社北京4月17日电 (陶煌蟒)“印尼华裔参政应考虑友族民众所需,如此才能获得印尼社会的普遍支持与理解,维护华裔族群的长远利益。”针对印尼华裔表现出的参政热情,中国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庄国土提醒印尼华裔参政需着眼全局。
近日,印尼总统宣布取消对华人和中国的“支那”称呼,使华裔参政热情高涨。本届议会选举中,印尼12个政党6600多名国会议员候选人中,有55名华裔代表,其中20人有望当选。目前,印尼已有三位华裔民选副省长,而华裔传媒巨头陈明立近日表示将竞选印尼副总统,成为了首位竞选如此高位的印尼华裔。
印尼华人地位的提升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庄国土在接受中新社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说,1998年以前,印尼政府一直奉行对华人打击和歧视的政策,当地华人不但被排除出政治圈,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也备受各种限制。这些政策不仅使华人深受其害,同时也使印尼社会的经济发展长期滞后。
“1999年印尼大选是印尼华人重新开始进入政治舞台的转折点和出发点。”庄国土认为,在看到当地经济社会饱受其害后,印尼政府逐渐改变打击和歧视华人的政策,激发了华人参政的意愿。一些印尼华人领袖开始投入政界,或参选国会议员,或组织成立政党,如印尼华族改革党、印尼融合党和大同党。而上届政府公开承认华人与当地土著享有完全平等的地位,更引发华人参政热潮。
资料显示,1999年至2004年,印尼华裔国会议员有四位。在2004年获准参选的24个政党中,有17个政党派出华裔候选人竞选国会议员,总数超过210人,占比2.7%。而在2009年,印尼38个参政党中,华裔候选人超过千人。2014年4月的大选,印尼华裔没有了一窝蜂登记参选的现象,媒体普遍认为这是华裔参政趋成熟的表现。
对于华裔候选人目前的参选行为,庄国土呼吁,华人参政应当更多的代表全选区的利益,而非凸显华裔族群的诉求。应多关心相对弱势的友族民众的疾苦,华人参政才能被当地社会广泛接纳。
“毕竟华人人口仅占印尼总人口的4%,如果华人政治家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友族的支持,华人就难以在参政方面有所作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