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华工在欧洲”图片展将赴英、法等国展出
中新网5月4日电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一战华工在欧洲”大型资料图片展将于2014年5月在英国、法国、比利时举行。英国展定于2014年5月16日-18日在查甯阁中文图书馆举行。
“一战华工在欧洲”大型资料图片展以错综复杂的一战欧洲战场为大背景,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交叉为主线,聚焦14万最底层的中国劳工坎坷曲折的命运。此次展览以实物、文献档案或学术著作、主题图片等四种媒介为主要展示形式,集中描述华工出洋前后的全过程,勾勒华工生活点滴,旨在佐证一战华工对欧战胜利和人类文明进程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探寻一个世纪以来各国人民对华工认知所经历的变迁,为沧桑百年增添生鲜的活力与深刻的体认。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政府为获得收复国家权益,进而在战后国际政治舞台谋取立足之地的机会,采纳了时任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的“以工代兵”的政策。于是在1916年至1918年间,英法两国在中国共招募华工14万人左右。
这既纾解了英法兵力上的困顿,又使中国摆脱了政治孤立的处境,更彰示了中国敢于负责与勇于承担的民族精神。
华工历经艰险,远渡重洋,抵达欧洲后即刻投入到挖掘战壕、筑路、救护伤员等紧张而又危险的战勤和战斗工作中去。华工在为结束这场战争作出贡献的同时,还要忍受因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不同而带来的种种不便。
但是,即便在如此严酷的战争环境下,华工依然保持了中华民族所具备的乐观豁达,吃苦耐劳,善于学习的精神,在军需生产、给养运输、战地劳役等方方面面表现优异,为协约国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其中,约两万与欧洲人民并肩作战的中国勇士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异国他乡,有的只有工号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时光荏苒,时至上世纪80年代,在海外华人及华工后代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民开始回顾、正视这段历史。正如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评价一战华工时所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兰西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与肉体捍卫了法兰西的领土、理念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