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华言论频现激发华人愤慨 道歉背后仍存敌视隐忧(2)
辱华言论或成少数媒体“博关注”伎俩
福克斯电视台主持人的辱华言论并非孤例,近年来,国外媒体利用电视节目发表辱华言论的例子并不鲜见。
刚刚过去的5月,西班牙电视5台播出带有辱华情节的电视剧,并在剧中亮出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识,引起众怒;去年年底,该电视台曾播出了一档恶意中伤当地中餐厅的节目,主持人暗示中餐厅用“人肉”做菜,引发旅西华人强烈抗议。
而在美国,三大主流电视台在其主要节目中,均出现过较为强烈的对华歧视性言论。从2008年4月份的CNN电视台到去年12月份的ABC电视台,再到最近的福克斯电视台,屡屡上演一出出对华“傲慢与偏见”的滑稽戏。
媒体本是社会公器,而一些无良媒体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在法律和道德之外的领域信马由缰,大放厥词。他们用公共平台传递歧视,用种族主义言论谄媚极端分子,制造了一个个偏见的“集中营”。这种将社会责任弃若敝屣,公器私用的行为,无疑导致媒体节操尽失,底线全无。
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言论没有边界。媒体不负责任的言论不仅搅浑了媒介生态,而触碰红线、涉水歧视的行为终会有“湿鞋”的一天。
此前不久,康普顿斯大学新闻研究专业弗朗西斯科教授接受西班牙《欧华报》采访时曾表示:“西班牙电视台5台的审美观一直是公认的‘奇特’,很多人都称它为‘垃圾电视台(telebasura)’。在那里什么话都可以说,因为它的观众是受教育群体中的最底层的一群人,很多时候,它的观众甚至不明白电视里说的话。所以电视台5台的言论是一种非主流言论,并不能代表西班牙主流言论。”
除媒体恶性竞争博收视之外,“白人至上论”亦是辱华频发的重要诱因。美国罗兰学区教委陈正治分析辱华言论时说,白人移民来到美国较早,自认为是这块土地的主人,华人移民在100多年前就受到他们的歧视和排斥。最近20年来,华人在美国成长很快,并且在学界和职场表现优秀,对白人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使他们感到不满。以此便用一些极端言论“泄愤”。
近年来美国经济发展速度变缓,亦导致仇外和反移民情绪抬头。一些政客甚至会通过抹黑中国产品、华人形象来谋取政治资本。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华人在日常生活中较容易遭遇不友好对待。
融入主流积极维权 华人需用实力赢得尊重
辱华事件频出,如何应对方能维护华人尊严?
面对辱华言论,有专家指出,“受害者”心态应该摈弃。歧视言论多是某些庸人狂妄之语,拿起法律武器正当维权,理性发声必不可少,但不用对此过度反应,更用不着对此自怨自艾,愤世嫉俗。
歧视面前,韬光养晦才是关键。提升华人自身素质和形象,积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是对辱华最有力的反击。
随着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今海外华人也渐渐走出了早期华人移民的困顿形象,拥有“硕士”、“博士”等高学历者不乏其人,他们从餐饮、零售等行业中逐渐跻身律师、医生、大学教授等职业领域,越来越多的华人精英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贵的是,他们在自身追求卓越的同时,也在积极融入主流,尽其所能为住在国做出贡献。其勤勉踏实的积极形象,也赢得了主流社会的赞许。
不久前,美国卡内基基金会通过《纽约时报》刊登年度公共服务广告,标题为“移民,美国的骄傲!”。该版表彰了41位具有代表性的第一代移民。其中,华裔著名作曲家兼指挥家谭盾、时尚设计师谭燕玉、影音网站YouTube创办人陈士骏纷纷入围。他们的杰出表现,为整个华人群体做了最好的代言。
在新生代华人群体中,我们也能看到可喜的一面。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近期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海外华裔新生代人才辈出,不少人成为社会精英和各界翘楚,成为华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年轻人既是今天海外华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更是明天的创造者和希望所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