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实施 对塔吉克斯坦华商利好多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在经历海洋贸易冲击的沉寂后,中国力图复兴这条2100年前的贸易路线,开辟一条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对生活在其中的华商来说,摆在面前的是一个重大机遇。
“这是一个利好消息”
2007年7月,中国企业家韩东起来到塔吉克斯坦发展。当时这个国家给他的印象还是有些“落后”,“像样的高楼比较少,在苏联解体之后,农业设施和技术还停留在80年代的水平。”
同其他国家一样,塔吉克也有老侨和新侨之分。“老侨和华人大多数是晚清或民国时迁徙过来的,虽然已经取得了永久的居留权,成为塔国的一部分,但政治上话语权不高,经贸类的活动参与也不多。” 头衔已变成塔吉克斯坦东方阳光工程公司董事长的韩东起介绍。
华商的经济活动多为新侨所为。按构成来讲,主要由新疆和福建人为主。“新疆人多从事布匹和鞋帽的批发。福建人多经营日用百货。还有10多家红砖企业,还有29家炼钢企业。”韩东起说,“总体来说,侨商经济还处于边缘状态,所占比例偏小。”
这并不是说华商经济在塔吉克无足轻重,像一些生产性行业,如红砖、炼钢行业,华商都处于垄断地位,“以红砖为例,占全国的90%以上。” 刚来时,韩东起还记得中塔两国的双边贸易额才几亿美元,2013年,双边贸易额已经突破21亿美元。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4国时首次谈及“丝绸之路经济带”。而现在这个概念已经变为现实,中国承诺建立400亿美元的新丝路基金,在不久前,还牵头设立规模为500亿美元的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保驾护航。这个数字,会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而逐步增长壮大。
“这对塔吉克华商和各个行业都是一个利好消息。”韩东起说,“塔吉克斯坦搭上了中国的高速列车。”
华商的机会
作为一个商人,韩东起非常清楚自己的机会在哪儿。
其他华商跟他有相似的出发点。“很多人从阿拉木图、比什凯克过来,因为那些地方竞争已经加大,来到塔吉克斯坦是个不错的选择。”
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是华商投资的两个重点方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施,会给华人企业形成实质性利好。因为当地基础设施薄弱,塔国肯定会选择加大基建。”
这些年,中国优质的建筑企业也蜂涌而入,当地的国家博物馆、外交部、税务局大数,包括正在施工的国家大剧院、军官培训中心,大多数都是华人建设的。
塔吉克斯坦粮食不能自给,50%靠进口,而华商的良种技术和先进的耕作经验为塔实现粮食安全提供了光明的前景。
今年5月份,中国驻塔吉克斯坦大使范先荣和塔副总理阿利马尔东到哈特隆州参观亚湾区小麦示范田,这个由河南一家种子公司经营的小麦示范田,是在废弃了15年的土地上种植,每公顷的产量达到塔平均产量的2.5至3倍。阿利马尔东说,如果将这一技术在塔进行推广,相信必将大大提高塔小麦产量,这对塔人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
驴车和高铁的碰撞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塔工作和生活的华侨华人超过1万人,另外,随着几个大型项目的开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会进入塔吉克斯坦。 华商经济的发展给塔国提供了不少的就业机会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当地人对华人非常友好,有95%的人都会用中文说‘你好’。”韩东起说,“很多塔吉克人都向往中国,前往中国留学是一种荣耀。”
在塔生活七八年的他,凭着对塔国人的了解,他也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华商与当地人的经济交往有所担忧。“毛驴车现在和高铁同行,难免会有些问题。”在一篇文章中,韩东起分析过中塔两国人的差异,“政府制定发展政策往往注重短期效益,喜欢搞短、平、快的政绩工程。塔国人更注重活在当下,对长远也欠考虑。有些华商企业,在与当地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在理念、文化上有些差异,最终导致一些非常有前景的合作以不欢而散收场。”
其实这些事情也不难解决。“华商和中国企业要想发展,就要熟知当地法律,在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方面多做一些了解。出现一些问题要摆在明面上谈,深入地多层次地进行沟通。”韩东起说。(杨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