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迪漂”华人有苦有甜 创业者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2014年12月22日 09:3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迪漂”华人有苦有甜创业者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付宗间(中)向迪拜客户推销抛晶砖。(图片来源:半岛网)

  近日,国内媒体称,迪拜高薪聘中文人才,无需学历便可以工资过万,这条新闻让很多国人对迪拜心驰神往。

  迪拜的华人有27万,是中东最大的华人聚集地。迪拜在很多人心里是奢华的代名词,有人说“北漂”不如“迪漂”,有人说迪拜是“草根”的掘金天堂,或许在迪拜创业的华人会用亲身经历来诠释他们眼中的迪拜。

  创造奇迹

  从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到年轻的百万富翁,吴先生诠释的迪拜是一座可以创造奇迹的城市。吴先生是一名日语专业的毕业生,2008年毕业后应聘到迪拜的君悦酒店做服务生,每个月有近8000 元人民币的收入。

  在酒店行业打拼了一年半之后,他看到了中国人在迪拜市场的巨大机会,便辞职在“龙城”租了一间10平方米的小店面做小生意。

  “龙城”是中东最大的小商品零售集散地,是中阿两国政府为便利中国小商品贸易商而兴建的,目前入驻的商铺超过2000家,主要经营从中国出口至中东乃至北非的小商品。

  他所经营的小商品主要是车贴、车内小装饰品和一些当地企业的标牌等,每年的净利润约合人民币170万元。

  现在,他的产业重点是一家已经拥有70多辆“豪车”的租车行。他的主要业务就是服务赴迪拜旅行或者参加商务活动的中国人。吴先生介绍称,车行每月的净利润约合35万元人民币。

  改变命运

  从普通农民到年收入约3000万元人民币的富豪,57岁的青岛人老付注解的迪拜是一座改变命运的城市。付宗间是第一批从青岛到迪拜淘金的中国人,10年前,老付带着30多万元人民币前往迪拜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老付说,迪拜确实有遍地黄金的时期,但那仅限于2006年到2009年短短的几年时间。通过从中国广东购买抛晶砖在龙城转手售卖,他可以净赚约3倍的利润。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目前在迪拜有7家直营店,2014年总营收约3000万元人民币。

  然而,从2006年到目前,价格竞争波及到包括食品、儿童玩具、服装、建材等很多行业,在迪拜仅专门销售抛晶砖的商铺,也从只有付宗间一家增长到如今的30多家,利润下滑和客户流失是目前在迪拜商贸行业的从业者面临的难题。

  淘金风险

  来自山东烟台的小伙子刘宇宁似乎没有那么一帆风顺,在迪拜的创业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这里也成为了他梦想夭折的地方。

  2011年下半年,27岁的刘宇宁怀揣着淘金的梦想,放弃了自己在青岛一家外企的工作,带着5年的积蓄13万元人民币前往迪拜淘金。

  让他不曾料到的是,迪拜的创业门槛其实并不算低,迪拜有着高额的房租和独有的保人制度,最便宜的二手房承租费用每平方米也在50迪拉姆以上。

  刘宇宁的小店4个月后就宣告夭折,带去的13万元血汗钱花得精光。事后他分析说:“有资本的大老板宁可赔本也要抢客源,缺乏资金的创业者根本没法跟他们竞争。现在在迪拜创业,如果没有极其充足的资金,根本就是去烧钱的。”

  时至今日,迪拜依然充满了机会,但对于淘金者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神话,创业者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走得更加稳健。(程瑶)

【编辑:杨斌】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