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关注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一声枪响,年仅13岁的华裔女孩艾米丽以开枪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震惊之余,华裔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痛心疾首,阳光少年怎么了?
据媒体报道,这名生于中国、被美国夫妇领养的华裔女孩艾米丽生前过得并不开心,她在学校经常遭到同学的欺侮和种族歧视,并且曾经有过抑郁症和自残行为。最终,成绩优异、“爱笑的”艾米丽,以自杀这种残忍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更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悲剧在华裔少年身上并不是个例。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今年2月,一名华裔高中生卧轨自杀。在遗书中,他承认无法忍受学校和环境带来的太大压力,15岁的他觉得“已经没办法往下走了”。
根据美国侨报网统计,仅仅在今年4月,就有3名华裔名校学生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美国心理学会资料显示,在亚裔青年(15岁-34岁)的死亡案例中,自杀是第二大致死原因。华裔青少年为何接二连三地走上自杀这条不归路?
频发的悲剧将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华裔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
忧心如焚,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而如今,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华裔少年却往往背负着太多的期待和压力。
华裔家庭普遍重视学习成绩,望子成龙的父母往往给予孩子很高的要求和期望,这在无形中给华裔青少年增添不小的压力。特别是那些新移民的华裔青少年,语言障碍影响学习,来自父母的期望又压得他们喘不过气,于是内心焦虑进一步引发心理问题。
此外,校园中的种族歧视也将一些华裔青少年孤立起来,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旧金山华裔卫生联合会展开的一项针对旧金山华裔青少年的调查显示,有不少被调查者感觉自己受到社会的排斥。
更让人忧心的是,由于“面子”观点等文化原因,很多华人都认为家有心理疾病患者是难以启齿的事情,不愿同亲朋好友交流,也不积极寻求救治。美国心理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15到24岁的亚裔女生意图自杀率比其他族裔都高,然而在这些有心理问题的人中,只有1%接受了心理治疗。
齐心协力,华裔少年解开心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开心结,防患于未然,是防止悲剧在华裔青少年身上重演的最好方法。
教育专家认为,中华文化向来强调以家庭为中心,在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时也应该重视家庭中父母的作用。多项研究表明,亲密的家庭关系对移民成功融入新的国家至关重要。华裔父母如果可以经常与孩子交流,关注孩子的变化,就可以更加及时地发现并预防孩子的心理问题。
意大利《欧联通讯社》日前发表评论称,华裔家长在心理素质上、学习方法上加强对子女的引导至关重要。加强对华裔青少年非智力素质的培养,让他们懂得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豁达的胸怀、正视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是遏制他们走向极端的必修课程。
此外,专家还建议,如果学校能够提供了解中华文化或能讲中文的辅导老师,也对解决华裔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益。调查发现,谈及心理健康服务,不少华裔青少年表达了自己在文化和语言上有被关照的需求。
当然,最重要的是,华裔青少年自身要以阳光、开朗的心态面对环境的改变和生活中的挫折,积极融入当地社会,遇到心理问题及时寻求疏导,以更乐观的姿态健康成长。(张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