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涨势放缓消费税开征 大马华商困境中或迎转机
这几日,婴幼儿奶粉、营养饮品、卫生用品、白米等忽然成为了马来西亚超市里的销售明星。“怕全部的东西都会涨价,所以就先买好,反正都要用到的嘛。”当地居民说原来是马来西亚4月1日消费税的开征,导致民众担忧物价上涨而纷纷涌入商场抢购日用品。
消费税开征
马来西亚受到全球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加之令吉持续贬值,财政收入有所减少。为了扩大收入,马来西亚从4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收税率为6%的消费税。它取代原有的销售税和服务税,将成为大马在继原油相关收入、所得税之外的另一大财政收入。
大马财政部已于2014-2015年间,提供了1.5亿令吉的消费税电子补助券,帮助中小企业逐步适应消费税的到来。贸工部副部长拿督李志亮也提醒商户们尽早安装消费税电脑软件,记录每一项商业交易,年营业额超过50万(约合84万人民币)的商家都需要注册成为消费税商家。
专家预计实行消费税之后,当地商家的运营成本将上涨5%到10%。马来西亚国际贸工部中小企业机构审计委员会委员孔令龙表示:中小企业需要因此多承担一笔理账成本、相关软件升级的费用,以及增加的财务人员费用。这些都可能导致企业运营成本上升。
华商有压力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3月30日发布了《2014下半年大马经济状况调查报告》,关注到当地华商群体对开征消费税的准备和预期。
消费税的征收项目包括了除基本品和免税物资之外的商品和服务消费。大马中华总商会随机抽取的受访华商涵盖了批发与零售业、制造业、专业与商业服务等行业。这些马来西亚华商主要从事的行业,基本都在消费税的征收范围里。
该报告称,受访的华商在越来越接近落实消费税之际,对销售业绩的悲观预期有所增长,同时对收账的态度也越谨慎。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公布的数字也显示,对比2014上半年和下半年,马来西亚的经济在整体上涨势放缓。新施行的竞争法令、最低薪金制、外劳人头税等已经让企业运营成本增加,消费税的来临可能会加剧成本压力,“未来的税务执行费用肯定持续上升”。
不过,也有华商对征消费税一事表示理解。霹雳杂货行副会长胡禄源就认为实行消费税增加国家的收入是好事。大部分受访的华商仍然对马来西亚2017年的宏观经济走势态度积极;同时约86%的受访华商表示有信心对4月1日实施的消费税进行了解并做好准备。普华永道高级执行董事蔡亚和也提醒过商家,消费税可以合理地通过进项税向关税局索回,不要因为不了解税收模式而把成本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失去自身竞争力。
倒逼的转型机遇
有媒体认为,华人在大马典型的从业选择之一——传统杂货店面临经营方式老旧、缺乏接班人的问题,已经运作困难,而消费税可能导致经营成本“雪上加霜”,加速它们“结业”的速度。但反过来想,这也不失为华商们的转型契机。
据马来西亚媒体报道,消费税开征前夕,马来西亚乔治市的传统华人商铺和老字号里,老板、伙计不分老中青纷纷开始学习消费税电脑作业系统。
有179年经营历史的华人老字号“广德”杂货铺也购置了新电脑。已经年过80岁的老板胡树球放下用了半辈子的老算盘,向大学生外甥女学习操作电脑结算系统。然而这对不懂英文、不懂电脑的老人来说并不容易,“老祖宗留下来的事业,不能就这样轻易放手结束,我一定要学会运用它”。
2011年马来西亚政府就开始推行“杂货店转型计划”,帮助它们“改头换面”、在日益激烈的贸易环境中提升竞争力。不仅包括店面的整修,更重要的是对业者进行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的培训;并且会提供免费的宣传。时任贸消部发货管理办事处主任法利赞曾经透露,该项目大部分参与者的销售额提高了11%-63%,但在2012年初,通过该项目成功转型的店铺中,华商只占了7%。而这一次由宏观环境和税收政策改变带来的“经营危机”,不知能否“倒逼”更多的华商参与到政府的改革计划中去,化危机为转机,让传统行业焕发新的活力。
华商胡树球老人说:“行业要继续生存下去,就要活到老,学到老。”连过去不怎么打收据的杂货铺也开始吱吱地印出发票了。相信经历了更多挑战和调整的华商们一定会经营得更有效率,更与时俱进,更有竞争力。(孙少锋 刘思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