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外华文媒体看四川藏区:向西方讲述真实藏区故事

2015年08月21日 09: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多姿多彩的阿坝县安多藏族服饰。安源 摄  

  中新社四川阿坝8月21日电 题:海外华文媒体看四川藏区:向西方讲述真实的藏区故事

  中新社记者 杨柳

  “在西方社会一提到藏区,好像充满了强制性。但我这次来到藏区最深的感受和西方媒体所报道的根本不一样。”奥地利《欧洲时报》副社长宣绚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这是宣绚第一次走进四川藏区。近日,她跟随主办方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与来自世界其它8个国家的13家华文媒体记者一道,采访和体会甘孜州和阿坝州藏民的真实生活。

  宣绚表示,多数西方民众不了解藏区的真相。他们看不到藏区优美的风景,看不到藏族聊天、喝茶、跳锅庄,也看不到藏民脸上的笑容。

  “藏区的确比内地的大城市落后一些。但现在人们都在提幸福指数,可以看出藏族同胞的幸福指数很高。他们不会过多纠结于职称、升职,或是有钱了想要更多钱。他们很满足,我想这是人的最高境界了。”宣绚说。

  参加此次华文媒体藏区行的还有德国《欧洲新报》社长范轩。加上这次到四川藏区采访,他已经走访了西藏和四省藏区。在持续的观察中,他发现藏民确实获得了许多政策支持,也能看到他们的幸福洋溢在脸上,存在于内心。

  范轩向记者讲述了此行的一个采访片段。“我想知道藏区的年轻人在想什么,就采访了一位藏族小伙子。我问他,内地很多地方的年轻人都会背井离乡,到北(京)上(海)广(州)深(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发展,实现自己的梦想,你为什么留了下来?”

  那位藏族小伙子说,他的父母希望他留下。范轩又问,“你去过大城市吗?”小伙子回答,他曾在成都读大学,毕业后返回了家乡,目前在乡政府工作,工资大概3000元人民币(相当于400多欧元)。

  “我问他,这些钱对于一个年轻人够吗?此前,我也采访过许多地方的年轻人,他们多数都会说到处都要花钱,不够。但这个年轻人非常平和地告诉我,够了。现在日子过得很好,够了。”范轩说,这个答案让他思考了很久。

  “我相信,藏族的价值观念,尤其是年轻藏民的价值观念,正是西方民众想了解的。许多西方人在媒体的宣传下认为藏民生活不幸福,经济很贫困,非常向往西方世界。这些从一个普通的藏族青年身上都被否定了。别说西方,他连大城市都不想去,他就想留在家乡,400欧元他够了,而且觉得非常幸福。”范轩说。

  他说,回到德国后,他会将他此行采访的十四五位各阶层的人物写成故事,并翻译成德语传播出去;也会在他力所能及的交流平台上,现场讲述一个个在四川藏区所见的真实故事,让这些藏族同胞“走进”西方民众的心里。

  美国《世界日报》记者左一心也是第一次走进藏区。“藏民的生活好到什么程度,这次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她说。“就像在阿坝州采访的那位种草大户泽朗夺尔基,通过种草、养牦牛、挤牛奶,收入已经很高了。如果他想继续发展买一台30万元人民币的机器,国家仍然会给补贴60%。美国人怎么也想不到藏民那么富,甚至比他们自己都富多了。”

  左一心建议,向西方讲述真实的藏区故事很有必要,但也要适合海外读者的阅读口味。像这样的民间交流就很吸引人。中国可以利用民间渠道,更多地向海外传播藏区真实的故事和藏民生活的点滴。(完)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