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媒体面临再出发:“互联网+”应该怎么“加”?
中新社北京8月21日电 题:华文媒体面临再出发:“互联网+”应该怎么“加”?
作者 陶煌蟒
“移动互联网大大解放了社会个体,但却把传统媒体逼向了悬崖。”自美国老牌杂志《读者文摘》宣布破产后,全世界的传统媒体都嗅到了危机。
普适计算之父马克·韦泽曾说,最高深的技术是那些令人无法察觉的技术,这些技术不停地把它们自己编织进日常生活,直到你无从发现为止。而互联网正是这样的技术。
如今,充满互联网气息的行业热词“互联网+”甚至已写入了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
目前海外华文媒体有千余家,经调研,这些华文媒体仍大量保留了报纸、杂志、周刊、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介形态,同时配有网站。而在向新媒体发展方面,海外华文媒体则面临挑战和困境。
阿根廷《华人头条》负责人黄琪旺曾表示:“华文媒体现在的硬件设备比较先进,但华人圈的信息获取渠道却比较落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认为,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华文新媒体的关键就是要提高用户的体验度,能让用户利用时间碎片,眷恋“朋友圈”或因共同爱好发起建立“群聊”,广告也可以更加精确投放。
新媒体虽然不够权威、过于分散,甚至不够专业,却带有强大的颠覆力量,伴生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加拿大星星文化传媒董事长袁志强表示,“我们要客观地认知微媒体及其发展趋势,我们与其抗拒、徬徨,不如投身投入,不如顺应‘全面微化’的大趋势。”
美国环球东方广播电视台总裁苏彦韬从事美国广播电视频道经营已经20多年,在如何善用新媒体播出平台作为传统媒体的助力,同时如何运用“自媒体”来帮助宣传、提升节目影响力等方面,他颇有心得。
苏彦韬说,中国的央视索福瑞与新浪微博合作推出了微博收视指数,由之前《快乐男声》与《中国好声音》的微博战,到《爸爸去哪儿》的微博新话题,都是带动收视的最新利器。
“应该主动把新媒体和自媒体联合起来。这些跨媒体、跨文化、跨世代的媒体合作加速了人类文明全球化的趋势。”他认为。
袁志强也说,华文媒体除利用新媒体打造新的交际交流、国际友好、资讯传播等方式外,也是中国民间力量、文化力量、经济力量全面走向海外华人集居地、东西方国家及全球的最佳时机。
而在“互联网+”下的华文媒体时代,盈利法则也将发生改变,获取利润的方法和途径随之变化,这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更加严重。缅甸中文网总监徐佳佳呼吁,全民参与、互动效应才是华文新媒体发展的最大驱动力。
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已筹备就绪,即将于8月22日在贵州省贵阳市盛大启幕,来自海外的400余位华文媒体代表与中国国内媒体人、专家学者讨论的焦点之一即“互联网+”和新媒体,论坛前期出版的《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论文集》中,众多媒体人士努力探寻在“互联网+”下的华文媒体如何为自己加分。
“人类在进步,但媒体始终应该是传递人文情怀,传承人类文明,传扬人间正能量的文化桥梁。”苏彦韬在论文中写道,无论科技如何一日千里,相信媒体融合发展走向未来,创建合作共赢推进人类文明,仍将会是永恒的主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