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打动华文媒体老总

2015年08月27日 22: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打动华文媒体老总
世界华文媒体代表团参观三线博物馆。 罗禹 摄
世界华文媒体代表团参观三线博物馆。 罗禹 摄

  中新网六盘水8月27日电 (黄华 刘鹏 罗禹)8月27日,由40人组成的华文媒体采访团来到贵州六盘水“三线建设博物馆”,在重温51年前那段历史之后,参访的华文媒体人被那段时期中国人民为国家利益而奋斗的精神打动,美国芝加哥华语论坛报社长张大卫说:“对于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国内外中国青年人来说,来“三线建设博物馆”看看很有必要。”

  “三线建设”是指上世纪60年代,在中苏关系僵化,苏联专家纷纷撤离中国之后,中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建设博物馆”收藏了“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历史文献和图片,通过微缩场景再现当时的生产生活。

  “太不简单了。”这是印尼万隆友谊之声广播电视台主任王朝关参观之后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他说他通过“三线建设博物馆”看到了,当时的中国人在经济极端落后的情况下依旧为国家利益而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特别值得当下的中国青年学习。

  据统计在1964年到1980年之间,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上万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跋山涉水,来到中的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用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

  夏威夷中国日报社长张爱玲告诉记者,她三岁就离开祖国,在看过三线博物馆之后,透过文物了解了当时的中国的场景,非常敬佩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那种为国家利益不惜一切的精神让她的心情难以平复。她说:“我希望更多的中国年轻人来这里感受这种精神,并把它继承下去。”

  美国芝加哥华语论坛报社长张大卫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有能力也是时候来兼顾我们的文化建设,他认为这个博物馆该扩大,该有更多的投入。他说:“海外华人非常关注中国,关注中国的历史,作为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中国人,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存在让他非常高兴,如果需要,海外华人会很愿意出力支持三线博物馆的扩建。”(完)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