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话香港:时间是最好裁判 回归后繁荣有目共睹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付强 孙翔)“可能你们都不相信,一个移居海外四十多年的人,一想到即将到来的日子,还会激动得睡不着觉。”接受中新社记者连线采访时,英国东北地区华侨联谊会会长曾宪初难掩语气中的兴奋。
上世纪70年代,曾宪初随父母从香港移居英国,以经营食品超市为生。如今,他的公司规模早已今非昔比,与香港多有贸易往来。
1997年香港回归,曾宪初用录像带观看了交接仪式。“当时心里还挺忐忑,不知道自己的家乡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如今,香港即将步入回归后的第二十个年头,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愈加稳固,GDP平稳增长,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它依然是那个自由、开放、充满竞争力的东方之珠”,曾宪初的忐忑早已化为坦然。
“漂泊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对家乡往往有更深的情感,那里一点一滴的变化都牵动我们的心。”曾宪初说,香港走过的道路绝非坦途,东南亚金融风暴、SARS疫情等不可谓不紧急,但每一次都有国家做后盾、中央给支持,让香港不仅“挺了过来”,而且“越走越稳”。
“有一句话,大家已经说了不知多少遍,但我还是想再说一次,”曾宪初深吸一口气说道,“香港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来自香港的华侨华人遍布世界各地,虽生活环境不同、从事行业各异,但对家乡的关注始终如一。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日临近,他们的喜悦溢于言表。
和许多侨团一样,苏格兰旅欧吉澳同乡会会长钟盘威正忙着准备纪念日的庆祝活动。由于业务关系,他每年返港数次,把香港的变迁看在眼里,因而受推举在庆祝活动上做重点发言。
“香港变了,背靠祖国的有力支撑,让它变得更加自信;香港没变,它依然是亚洲的国际枢纽,是中国连接全球的‘超级联系人’。”早已准备好的讲稿中,钟盘威最中意这一句。
香港回归前后,钟盘威曾注意到,有一些对“一国两制”持怀疑态度的人选择移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中的许多人又陆续返回香港。
“香港回归后的繁荣稳定有目共睹,先入为主的错误想法终会被事实扭转过来。”钟盘威笑言,“这句话是‘时间’说的,它才是最好的裁判。”
“每次在朋友圈看到香港的照片,我都要看上好久。”谢晓峰于上世纪60年代出生在香港,90年代初赴巴西从事国际贸易,因路途及身体原因不常回港。他笑着说,和记忆里相比,现在的香港变化很大,对他这种“老香港人”来说,喜悦中又透着点“担心”,“害怕下次回家找不到门前的路”。
交谈中,谢晓峰多次提到“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他说,香港回归之初,他还不太理解时任特首董建华的这句话,现在已明白许多了。
“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企业家最早在内地投资兴业,为国家做了贡献,那时说‘香港好,国家好’”,谢晓峰说,后来,国家发展突飞猛进,香港搭上顺风车,这时就是“国家好,香港好”。
在谢晓峰看来,“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正是香港受益于祖国腾飞的例证。他认为,香港在投融资环境、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优势明显,可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同时为自身争取更多发展机遇。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则为香港与广东的合作提供了新契机,有助香港获得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完)
专题:香港回归2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