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晶:澳总理称为留学生楷模的中国科学家
中新社悉尼8月16日电 题:关晶:澳总理称为留学生楷模的中国科学家
中新社记者 陶社兰
“今天和大家在一起的关晶博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是一位土木环境工程师,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在随后的10年里,她在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水及废水技术中心工作。关博士是数千名国际学生中的一个例子,即使返回家园,仍然在从事对澳大利亚未来有益的工作。”不久前,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在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一个演讲中,以关晶为例,赞赏国际学生为澳大利亚所做的贡献。
坐在台下第一排的关晶听到这里,欣慰地笑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说明我们多年为中澳两国友好与合作所做的努力,得到澳大利亚政府的认可。我为此感到高兴。”关晶告诉中新社记者。
关晶是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eijing Origin Water)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公司驻澳大利亚研发中心的建设。这是中国最大的废水处理膜技术企业之一,每年生产20亿吨高质量的循环水。它是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一个重要的科研合作伙伴,首批进驻中澳火炬创新园。
祖籍沈阳的关晶,1984年从辽宁大学环境生物学专业毕业,5年后又获得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硕士学位。1992年,她获派在卧龙岗大学工作一年。任期结束后,她报读澳大利亚大学的博士课程。很快,新南威尔士大学给予她回复,并承诺提供奖学金。
1994年初,关晶告别故乡和亲人,来到新南威尔士大学。起初,她计划用3年时间拿到博士学位,然后回国工作。她的导师David Waite教授挽留她,希望她能将研究做得更为透彻。由于丈夫在另一个城市工作,周末才能回家,她还要独自照顾年幼的女儿。那几年里,校园里多了一个身背书包、手牵孩子的女学生。
“别人觉得我这样很辛苦,我不觉得啊。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关晶笑言。1999年10月,她获得博士学位。她说:“新南威士尔大学攻读博士过程,培养了我对科学研究的严谨的态度。澳大利亚人单纯、直接,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错了就改正,不找借口,这种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对我影响很大。一直以来,我都希望将这种工匠精神融入到研发过程中。”
关晶的科研方向,涵盖整个环境工程领域,特别是在水处理工程设计、污水处理与回用、工业废水处理与再利用、环境修复和水资源管理等领域的科研,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
2008年,关晶应邀加入北京碧水源,辞去澳大利亚的全部工作,带着年仅7岁的儿子北上。
回到北京,关晶深感政府对于海外优才的求贤若渴,在政策、资金上给予的极大支持,让她免去后顾之忧。2009年,她入选第一批北京“海聚工程”。作为碧水源的首席科学家和研发总监,她在事业上更是如鱼得水。她与碧水源的研发团队一道,在回国不到两年时间里连续攻克4项国际难题。
关晶说:“正如特恩布尔总理所说,国际教育远非留学生拿到学位那么简单,而是一段关系的开始,这一关系将发展、进化、延续,并最终令我们所有人受益。对我而言,能够以自己的所学,服务于祖籍国和住在国,为两国关系的友好和发展做一些切实可行的事情,这是我最大的心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