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字典“中餐馆症候群”描述涉歧视 亚裔不满抗议
中国侨网1月19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文化对味精(MSG)的排斥根深蒂固,《韦伯字典》描述“中餐馆症候群”(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CRS)是早自1968年起的一种病症名称。近日,对此感到不满的一群亚裔人士,正式发起一场社群媒体运动,希望推翻“中国食物含味精、吃了会让人生病”的刻板印象。
尽管“中餐馆症候群”被列入《韦伯字典》(Merriam-Webster.com)中,但与此说相关的许多迷思已被证实有误。味精(monosodium glutamate,简称MSG)存在于许多食物中,从番茄到母乳里都有,也没有证据显示它与疾病有关。
纽约餐馆老板、大厨兼作家黄颐铭(Eddie Huang)说:“对我来说,这是一件很值得指出来的事。如果有人认为,美国不存在对亚裔的种族主义,但这里摆明了就是一桩。我知道白人怎么看我们:‘他们很酷、他们可以被人接受、他们不构成威胁。只不过,他们很奇怪,尤其是他们的食物。’”黄颐铭出版的回忆录启发了美国广播公司(ABC)拍出知名情景喜剧“菜鸟新移民”(Fresh Off the Boat)。
黄颐铭和电视节目The Real共同主持人麦珍妮(Jeannie Mai)14日与味之素公司,在社群媒体正式发起使用#RedefineCRS话题,要求《韦伯字典》改写CRS的定义。
《韦伯字典》对此发表评论表示,尚未收到有关“中餐馆症候群”的投诉,但会重新考虑这一用语。《韦伯字典》资深编辑埃米莉•布鲁斯特(Emily Brewster)表示,文化和态度的变化,让字典处于不断修订的状态。她发表声明指出:“我们的目标始终是提供有关词语含义的准确讯息,其中包括提供有关字词使用具冒犯性质或已过时的讯息。我们将审核此特定条目,并根据证据做出修改。”
有越南和华裔血统的麦珍妮则指出,她觉得《韦伯字典》很有名,一直对事实进行全面查核,让人获得讯息。而“中餐馆症候群”确实是个过时的超级种族主义用语。
“中餐馆症候群”在字典中被描述为一种疾病,症状是脖子、手臂和背部发麻、头痛、头晕和心悸,会影响人们饮食,特别是大量使用味精调味的中国菜。这场社群媒体运动并不要求删除该字词,而是进行更新。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说,味精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食品添加物;过去的研究发现,味精和安慰剂一样,都没有对那些自称对味精敏感的人产生持续一致的反应。(胡玉立)
华人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2日 12: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