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轻人争赴华找饭碗 遍地洋打工"ABC"优势不再——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华人新闻
    美年轻人争赴华找饭碗 遍地洋打工"ABC"优势不再
2009年08月25日 08: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图为到中国后,杨仲安发现,再过10年将全是中国人的天下。 (美国《世界日报》/杨仲安提供)
    人生第一份工作就在上海的许慧中,发现中国处处都有美国年轻人的身影。美国《世界日报》/许慧中提供)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8月25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增长,美国近年兴起一股以往不同的“中国热”:不分种族、不管懂不懂中文,许多人都抢进中国“找工作”。这其中包括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人子女,他们在完成学业后的第一志愿就是去中国“镀金”,但随着中国的开放与发展,美国华裔高材生优势不再。

  白人蜂拥 多得出意料

  中国的发展长期以来吸引着众多海外华裔高管,但随着发达国家失业率飙升,如今来到中国的不再只有华裔面孔,外籍人士身影随处可见。

  出生在马里兰州的许慧中(Margaret Hsu)自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UIUC)电机系毕业后的人生第一份工作,就是远在太平洋另一端的上海半导体大厂“中芯国际”(SMIC)。她2006年第一次去中国,刚到中芯时惊讶不已,因为公司内跟她背景类似的美国华人同事车载斗量,“我们大约有35人左右,全都生活在一起,也常趁假期一起组团到中国各地游览。”

  在旅途中,她遇到的白人数目也多得“出乎意料”,其中不只有美国白人,还有许多欧洲白人,大家不约而同来中国找工作的目的,其实都很类似:找寻自己国内已失去的机会。

  许慧中汉语流利,在中国甚至学会读简体字。她说:“这些白人其实很多都不会讲中文,但照样活得很好。我有个刚去中国半句中文不懂的美国朋友,两年后搭出租车已经可以跟师傅说上话。”

  其实,许慧中在美国的成长过程中,多跟亚裔在一起,很少跟白人交流,到中国后反而与白人的交流变多,过去始终认为自己是“美国华人”的她,去到中国后才发觉“原来自己不是中国人”,而是“彻彻底底的美国人”。她发觉自己喜欢吃汉堡的习惯改不了,也不喜欢喧嚣。“到中国后我才发觉,其实很多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多跟我一样还有另一个文化背景,但都是‘美国人’。”

  活在中国 学会了知足

  在中国更重要的一课,是让她学会知足。“在中国,大部分人没那么多享受,但都很努力工作,也对生活很满意。其实,我的薪水不到美国一半,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在这里也感到很幸福。”

  中国“镀金”两年后,许慧中一举申请上斯坦福大学电机研究所,她说:“在中国的经验,可能对我申请学校有帮助吧。”现在她已回到美国,重新当起学生。

  再过十年 老外没机会

  刚从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所毕业的杨仲安(Gary Young)也趁毕业前最后一个暑假到上海和北京的金融公司“镀金”。“中国发展那么快,而且我也懂中文,没去过中国很可惜。”

  过程中,他也遇到许多美国华裔,但他发现真正长期留在中国发展的人其实不多,“会留在中国的多是小时候移民来美国的华裔,因为他们跟中国的关系密切一点,像我这样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人,留下来的不多。”希望自行创业的他,最后也决定回美国发展,“毕竟我在中国没人脉,对文化也不了解。”

  其实,在中国期间,杨仲安也发现,随着中国的越来越开放进步,美国人不分族裔在中国机会是越来越少,并不会因为自己是华裔会占有更多的优势。他举例,自己所认识的一家大型投资公司老板就对他表示,将来不再聘请美国人,“只请真正了解中国的中国人。”

  他坦言,在斯坦福大学求学期间,班上许多中国留学生都十分优秀,说起在中国发展,他跟这些中国人实在“没得比”。“20年前中国台湾人在大陆很吃香,十年前换成美国华裔,现在美国人也许还有点机会,再过十年就通通是中国人的天下,我们什么机会都没有了。”(张经义)

编辑:陆春艳】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