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横滨中华街“娘子军”:致力坚守华文教育阵地——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华人新闻
    访横滨中华街“娘子军”:致力坚守华文教育阵地
2010年02月18日 09: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2月18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日本横滨中华街目前住着约6000名华侨,他们为保留中华文化,承受极大的时代挑战。在上个世纪,那里的华侨妇女还曾为了孩子的教育,毅然走出厨房,组织“娘子军”戏团,演出《木兰从军》剧目,筹钱建校。

  走进横滨中华街,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古色古香的牌坊,一间间门前挂着烤鸭、叫卖中国包子的餐馆。常听人说,中国人谋生,靠的是三把刀——菜刀、剃头刀和裁缝剪刀,但横滨最早的华侨是在150年前横滨开辟海港后以当买办身份远渡东瀛。

  65岁的符顺和是日本土生土长的华人,曾是横滨山手中华学校的华文教师。退休后,她开了一家称“寺子屋”的补习班,专给华人子女补习华文。

  她告诉记者,“日本的华校没有政府补助,学费会比一般学校贵。目前,日本的华社遇到一个难题,就是一些刚移居来的新华侨,因为经济问题,读不起私人办的中华学校,必须把孩子送去日本学校。我这个补习班,有一半是为这些孩子而开,好让他们有机会学习华文。”

  得知记者是新加坡华人,她还忆起小时候用过的华文课本是从南洋进口的,“日本的华侨没有东南亚多,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也就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用的都是南洋华人编写的华文课本。还记得书里的图片有我们在日本从没见过的椰子树。”

  横滨的第一所中华学校‘大同学校’是孙中山和梁启超创办的。战后,因为政治问题一分为二。

  符顺和回忆说:“1952年,在我念小学二年级时,所念的中华学校被封了一年。那时,最焦急的是母亲们,她们为了让孩子们能继续学习,纷纷出让住宅充当教室。由于日本的房子很小,我记得上不同的课时就得去不同人的家里,好似小型补习班。那段岁月,实在是中华街华侨子女学习的一个艰苦时代。不过,这一事件,也见证了中国妇女对教育的热心。自此,华妇们就更团结。不久,成立了妇女会,奠定了筹办新校的基础。”

  横滨华侨妇女会成立于1953年,第一代会员都是家庭主妇。首任会长张肖娥在其回忆录中写道:“当知道中华学校被封,孩子们就要辍学的那一刻,我和中华街上的母亲们一起冲出了厨房,跑到那些拿着锅子,掂着勺在店里炒菜赚钱的丈夫的面前说,为了让孩子有个安定的学习环境,我们要站出来干点儿事!”

  横滨华侨妇女会现任会长刘燕雪受访时追忆道:“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日本社会,妇女很难出外做事。可是,发生了学校事件后,妇女们的勇气震撼了整条中华街,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为了建校目标,想到了去唱戏赚钱,于是就组成一个粤剧团,到各地演出。那剧团的一个拿手好戏就是《木兰从军》。除了建学校,她们还集腋成裘,凑钱买地,建设了华侨妇女会会所。”

  有了固定的阵地,横滨中华街的妇女团十分活跃。以团结为座右铭,她们办识字班充实自我,不间断举行讲座传递华文文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日本的托儿所还不普遍的时代,她们建立了中华街爱儿园。如今,随着日本妇女地位相对提高,中华街上已有不少女上班族。目前,会所里舒适的托儿所正积极发挥作用。为捍卫子女教育而成立的妇女会,如今已成为中华街的一个精神支柱。(符祝慧)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