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华裔学者郑通涛:将汉语国际推广一直做下去
专注的眼神,国字型的脸,高大的身材,一口流利的英语……这是眼前的郑通涛。当记者走进他办公室时,他正忙着为来自尼日利亚的Erizk解答申请读博的流程问题。
郑通涛是福建省第七届“友谊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籍华裔,祖籍福建漳州,现任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国际学院院长、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理事会主任。
“中国”,这个词在郑通涛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反复被提到。郑通涛是到澳大利亚留学、工作后,逐步走上汉语国际推广的道路的。谈及为何走上这条道路时,他坚定地说:“要让更多的外国人理解中国,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郑通涛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艰苦,但生活的担子并没有压垮作为国家基层干部的父亲的学习意志,在那些大家都已熟睡的夜晚,幽暗的油灯光里父亲仍坚持学习。“父亲用他的行动教导我们即使条件再艰苦,也不能放弃学习。”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郑通涛在后来长达五年半的知青生活里,自学完了初中和高中的课程,立志“要用知识改变一切。” 1974年他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
学习,学习,再学习!1986年从厦门大学获得中文系文学硕士后,郑通涛开始了他的留学生涯,相继获得了语言学博士学位、计算机硕士和博士学位。他先后任教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澳大利亚国防学院和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讲授中国文化语言、计算机科学及机辅教学等课程,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跨学科汉语研究。
18年的海外经历,郑通涛掌握了全方位的汉语研究方法,了解了国外的教育制度,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结识了很多国际友人。但这18年里,让他触动最大的是国外媒体对中国的片面报道,导致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误解中国。“我遇到过很多人,他们甚至认为中国现在仍是一穷二白的状况!”每每遇到这种情况,郑通涛总要站出来澄清。“澄清的作用是有限的。”郑通涛手扶了下眼镜说道,眼神里有些失落。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只有在国际上推广汉语,才能真正地宣传中国,让外国人理解中国,也才能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赢得更多的支持,在国际的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郑通涛想得很深很远,他下定决心,“我学的东西在国内可以用得上,我应该回国!”
2004年5月,郑通涛回到母校厦门大学,一系列举措随之而来:2005年成立厦门大学国际学院,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办学,大力践行教育国际化;2008年开始兼任海外教育学院院长,致力于学科建设,完善学科结构;2008年筹办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负责基地日常事务及谋划基地发展,支持全球孔子学院运作……
郑通涛自己也记不清,这些年来,为了汉语国际推广,他牺牲了多少个周末和假期,去过多少个国家。但是他清楚地记得一些数字。“如今,厦门大学国际学院合作办学的国外大学已达到46所,包括本科和硕士在内共计15个专业;南方基地成立以来培训人数超过800人;海外教育学院目前在学的汉语言本科生164人,双学位学生39人,硕士研究生达124人……”郑通涛把这些数字记在了心里,把汉语国际推广记在了心里。
对于未来的汉语国际推广,郑通涛认为,最根本的方法是将汉语国际推广本土化。“我们不能永远派教师出国教学,只有让汉语国际推广教师从本土成长起来,推广工作才能星火燎原地铺展开来。”
采访结束后,记者又跟随郑通涛赶往国外汉语教师教材培训的结业仪式。“今天,培训班又将有176名学生毕业,我们的汉语国际推广又将增添一股新力量了!”郑通涛边走边说,急切的步伐掩饰不住他的兴奋和自豪,“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化推广势在必行,而且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会将汉语国际推广一直做下去!”(王珊珊)